现在参加婚宴是件喜庆的事儿,大人孩子全都喜气洋洋,因为不但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喜庆的场面可以观看,什么歌舞表演都是处处可见,农村有些地方还会搭个戏台子载歌载舞,好不热闹!小孩子还能去抢喜糖吃,吃的不是味道,关键是感受那种欢快的、你争我夺的氛围。但是在早期的秦汉时代,参加婚宴却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因为成亲仪式标志着新人从此成家立业,父母就要交出管家理财的大权了,这就有些像政权的交接一样,紧张、肃穆,根本和喜庆活泼不沾边,所有的宾客也只能庄重严肃一点,否则会被别人笑话不懂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氛围这么严肃的成亲仪式过后,还有没有婚宴喜酒可吃呢?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至于菜品的种类和规格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了,不要幻想什么满汉全席、“八大件儿”、连十个碟子八个碗的标准也不够,即使是大户人家也只能遵照习俗来办,因为上什么菜都是有很多说法儿的,不能随便乱来,总的来说实打实的硬菜只有三样,食材就是猪、鱼、和兔子。

听上去还不错的样子,但是看看做法你就知道事实有多么残酷了。作为婚宴菜的“猪”必须用白水蒸煮,连盐巴都不可以放,具体做法就是将一只完整的猪宰杀去皮,去掉猪蹄,因为当初设计这道菜的周公觉得猪蹄子每天在泥坑里踩来踩去,太脏!不可食用,然后将其一分为二,一半叫做“胖”,合起来就是左胖、右胖,将它们洗涮干净放进准备好的大锅里加水煮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水煮肉是给宾客们食用的,至于留给两位新人的才是重头戏,其一为猪肺,理由就是古人认为肺部是呼吸器官,吃了以后能够顺气,也是借此寓意夫妻婚后遇到矛盾吵架的时候少生气;其二为猪的脊梁骨,不是每一节都吃掉,而是选取21节中最中间的一节,寓意夫妻同甘共苦、举案齐眉。

第二道食材“鱼”,必须用鲫鱼,因为在古代鲫鱼的别称是“鲋”,比喻婚后女人要依附在男人身边;此外婚宴上做的鲫鱼也是有数量限制的,必须是十四条,因为十五的月亮最为圆满,所以十五就代表着团团圆圆,但是十五是一个单数,两口子就会分配不均,所以就减去一,由此便得出了这道菜的菜名“鲫鱼十四”,听着还挺顺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第三道重头菜兔子没什么特别的,唯一的特色就是烹调方法是一整只提前晾晒好的腊肉兔子。除了这些菜,婚宴上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喜酒了,但是喜酒却不能用传统的酒杯喝,必须倒进一分为二的两个葫芦瓢里,这道程序叫做“合卺”,象征夫妻本为一体。

不管是哪道菜好像都是有些难以入口,合卺酒端着葫芦瓢喝也不太文雅,好在这种延续了上千年的婚宴习俗终于在宋朝取消了,后世看到的婚宴大致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样子了,可见时代进步是对人类最好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婚宴习俗就能看出来我们的祖先是在不断的进步的,当然这种进步是更加的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