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春的一个黎明,蒋家第四代的老大在台北长安东路18号的官邸诞生了,是个女孩。祖父蒋经国特别高兴,立即驱车到士林官邸,向蒋介石求名。

蒋介石对给后代取名历来很慎重,到曾孙这一代也同样如此。经过反复斟酌,他决定取“馨香久远,生命常青”的寓意,以“松柏常青,梅兰竹菊”作为蒋家第四代孩子的名字。

而这一代应是“友”字辈,因此这第一个出生的小女孩,就得到了伴其一生的名字——蒋友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友梅的父亲是蒋经国的长子蒋孝文,母亲是徐乃锦。

蒋孝文在蒋家人眼中,已是一个“废人”,他本被寄予继承衣钵的厚望,但无奈在家人的无限宠溺和锦衣玉食的环境中,他逐渐长成了一个纨绔子弟,冥顽不化,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不可自拔。

年纪轻轻就患有家族性遗传的糖尿病,1970年时在一次聚会中喝得酩酊大醉,导致病情加重,最终瘫痪在床,意识也混乱不堪。真是悲剧。

但不幸中的万幸是,蒋孝文娶了一位好老婆。徐乃锦是清末革命志士徐锡麟的孙女,与蒋孝文一样,她也是一名混血儿,母亲是德国人。

由于蒋、徐两家住得近,徐乃锦12岁时就认识蒋孝文了,所以他们是“妾发初覆额、郎骑竹马来”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二人日后却成长为完全不同的人——与蒋孝文的玩世不恭相比,徐乃锦宽厚持重,勤奋好学。

中学毕业后,他们先后到美国加州留学,后来恋情传出,蒋家非常高兴,而徐家却很是担忧。

据说后来是蒋经国亲自提了一篮水果,到徐家提亲,徐父才“不看僧面看佛面”,勉强答应了亲事。

婚后,蒋孝文没老实几年,又恢复了拈花惹草、醉生梦死的生活。他瘫痪后,徐乃锦在病榻前照顾了他近20年直至其去世。

期间,蒋孝文病情稍有好转,徐乃锦便边照顾他边出去工作,成为了人人口中所称赞的“不坐享地位、身份”“有尊严有追求”的独立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友梅自出生以来,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为蒋家后人男多女少,除了姑姑蒋孝章外,她是第二个女孩。

每次蒋孝文回家,都会对小友梅说:“阿囡,来,让爸爸抱一抱!”然后就高兴地把她举到自己的脖子上与她嬉闹。

那时,友梅还和祖父母住在一起,蒋经国每次回家,第一句话就是:“友梅,Grandpa回来咯!”然后抱起小友梅又亲又吻。

但是当她走出家中大门,去外面上学时,才发现自己与外界格格不入。

她上的小学是离士林官邸不远的复兴小学。

由于她特殊的家庭背景,其他小朋友甚至老师们都对她唯唯诺诺,不敢得罪这位蒋家大小姐,她根本交不到什么好朋友。这让年幼的蒋友梅很伤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说是小孩子了,哪怕是大人,也是需要朋友的呀!

委屈的小友梅使劲用小脑瓜想了个“妙招”——她故意丢一张100元的钞票到地上,然后问:是谁的钱掉了?大家面面相觑,没人回答。在小学生中,100元的新台币可是很少见的。

于是蒋友梅建议,将这些钱用作班费。当时刚好快到圣诞节,班级因为蒋友梅的这100元钱,过了一个欢快的节日。

之后,蒋友梅就经常用这种“无意”发现钞票的方法,帮班里解决了很多经费问题。但是她渐渐发现,小朋友们好像离她更远了。

从那时起,一颗厌恶的种子偷偷埋在了蒋友梅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父亲蒋孝文因酒色无度,中年时便瘫痪在床,丧失自理能力,意识也变得不正常。这让不到10岁的蒋友梅非常震撼!

她心中早已埋下的那颗种子开始发芽,飞速成长——她厌恶政治,厌恶所谓的特权家庭!她觉得这是她不幸的根源。

在小学即将毕业时,她将自己讨厌政治和军事的想法告诉了曾祖父蒋介石,急得蒋介石旧病复发。

这个已经老去的强人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跟随自己的步伐,在军政界大展身手,为什么他们一个个,接二连三地让他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台湾女子高中毕业后,想快点脱离家族光环的蒋友梅,坚持要到和蒋家关系不太密切的英国去念书。但是蒋经国坚决反对,他还是硬把蒋友梅送到了与台湾交流频繁的美国。

在加州大学念了一年后,蒋友梅再次强烈要求转到英国剑桥去念国际商贸专业,蒋经国无奈,只有同意。

在剑桥的那几年,蒋友梅感到前所未有地开心。在那里,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她可以平等地与大家交朋友,也可以凭自己的实力获得优秀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