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转载自: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作者:伊姐(周桂伊)、叶子姚

《浪姐5》播出,想从戚薇说起。

二公演出后,戚薇个人排名第一。

作为这一季最受关注的一位姐姐,从节目开播,话题度就是第一。只不过,负面质疑,貌似已盖过了期待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句话说,就是聪明至极,过油不姬。

戚薇一出场,就主打“霸气总攻”。

被问及参加《浪姐》的感受,她直言与35个姐姐在一起,像掉入万花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公演,团舞《热恋季节》。

戚薇坚决主张把小甜歌改成性感风,舞台效果要暧昧惊艳,副歌部分要让观众看得害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可以做女子组合做不到,但是女人可以做的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待值拉满,效果却辣眼。

舞台上对每个姐姐霸气开撩,差点亲上蔡文静的互动冲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时间安排上售后,分享台下训练的“精彩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连对手,另一组队长陈丽君也没放过,同框出现,必有一撩。

画面里,英气十足的陈丽君,都被撩出一脸羞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量有了,质疑也来了。

有人说她已婚已育,却卖姬人设。

有人质疑她太过油腻的动作设计。

“不是美女不能贴贴,但是不是考虑下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网友们的质疑,戚薇回应,自己虽已婚已育,但爱这世上美好的女性,否认刻意卖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的呈现,见仁见智。

到底是表达对女性的赞美,还是圈性别红利,一百个人心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突然想到前两年类似综艺舞台上某些哥哥们的wink。

当时如神来之笔,在互联网凿出一片油田。

此刻,略有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女明星,戚薇懂得如何放大自身“特点”。

“我型我秀”出道,作为歌手不出挑,那就突出“美”。

每次出场,都是精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歌手,虽然solo经典少,但有众人皆知的对唱《外滩十八号》。

作为演员,踩到了前些年“都市独立大女主”市场。

先后出演了《我是杜拉拉》《你好乔安》《北京女子图鉴》。都是主打一个“职场厮杀,女性励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与的综艺,也同步夯实着戏里戏外的形象。

“我没有躺吃躺喝就能躺赢的命,所以必须用力做很多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节目导演眼里,戚薇是能穿着高跟鞋奔跑的女人。

李承铉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一首《天上飞》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俩人两次同台演出,合体演绎《天上飞》,画风大概就应了那句“女人可以做的动作”,尺度大到据说差点无法过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夫妻好磕,是流量密码;但刻意为之,就少了那一分野生的性感。

就像戚薇用自己的红唇为李承铉完成的“妆造”,醒目,却又用力过猛了。

《披荆斩棘的哥哥》上“恩爱夫妻”,《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直女装姬”——

什么红利都要占,就有点,“聪明的失算”那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除了对“油腻”的反感,戚薇的舞台表现,与观众的期望相距甚远。

戚薇浪姐初舞台个人秀,上演了自己的新歌《七》,相比“唱”,的确更重在“演”。

听完,记不住旋律,只回响着不知所以的“七,七,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看出,妆造上花了心思,夸张的服装,精致的道具,强劲的美甲,都盖过了歌曲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们一致认为,还不如好好唱一遍《外滩十八号》,也算是一个回忆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公撩妹撩姐的《热恋季节》不说了,二公耳熟能详的《青花瓷》,没有惊吓,也毫无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则美矣,美在整体舞台视效,极致烘托出的氛围,与个人表现无关。

反而被吐槽,舞蹈动作简单,专业能力一般。

当然,也不耽误拿到个人排名第一。

合约,脚本,话题,流量…….

当个人能力与之不相匹配的时候,花团锦簇也许就成了一种“捧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戚薇的“野心”有多大?第三次公演,把之前两组队长都收入麾下,刘忻、陈丽君,实力与人气兼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戏规则,当然芒果台说了算。被力捧的戚薇,大概就像这届“浪姐”的一个缩影。

声浪大于内容,实力服从流量。

从去年开始,浪姐就走上了舞美升级的视觉道路,但姐姐们的作品质量却每况愈下。

魔改的歌曲,只能切特写或近景的团舞,都是槽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记得去年的大型“水舞台”吗? 姐姐们要站水中跳舞,两期过后,质疑声太大,节目组才把水舞台撤掉

观众一次次怀念第一届浪姐舞台上的《大碗宽面》,那种单纯因唱跳能力而让人眼前一亮的惊艳,难再重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取而代之的,是舞台设计的炫目、舞台之外的炒作,甚至直接炒起女女之间的莫名C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去年刘恋与薛凯琪的互动开始,直到今年CP升级,芒果台大概觉得这个流量密码可以反复使用

浪姐最初打动大家的,是姐姐们挑战自我、乘风破浪的精神和人生状态。

是目睹姐姐的成长与改变,是见证她们像普通人一样从零开始的经过。

是看到初舞台走路都顺拐的张雨绮,认真说出“人气是人气,业务是业务”,到后来solo可以脱胎换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看到以往不跳舞的宁静能改变态度,尝试,努力,最终,可以和其他妹妹们一起下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看到不自信、总是爱哭的吴昕,有一天直接在舞台上C位一字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看到年过五十的伊能静,为练习一段舞蹈,跳到凌晨三点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女团出身的王霏霏为了节目,也会带着队员一起大半夜扒舞蹈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抱歉,这一届浪姐,目前还没有感受到这份真诚。

除了舞台表现,以往浪姐体现的“女性友谊”,是可以打动人心的。

是孟佳被淘汰时,王霏霏比她本人哭得还伤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伊能静崩溃时,张含韵把自己出道后的故事讲出来给她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张雨绮太紧张时,万茜自然给她送去的一个拥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袁咏琳没信心当队长时,阿朵温柔地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课,这是你的功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女性对女性的喜爱与善意,不是这样表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浪姐》的滑坡,不是因为姐姐不行,咖位不够。

是忘记初心,日渐跑偏。

今年《浪姐》,纵然是娱乐圈咖位与热度相对最弱的一届,但依然有宝藏姐姐的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一首《野子》震惊全场的陈昊宇,比如50岁腹肌护体唱跳俱佳的谢金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不过,很遗憾,因缺少流量与人气的加持,出镜率与关注度,都被其他热闹的话题淹没了。

第一期节目里,郭碧婷登场时,戚薇感慨:“看她美得多轻松,我们美得多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语成谶,浪姐舞台上“复杂的美”,一不小心,反而过犹不及。

别整那么复杂了。

真实点,简单点,实在点,对大家都好。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

本文转载自伊姐看电影(ID:eemovie),畅销书作者,从事明星专访十余年。分享光影中关于亲子、婚姻和爱的感悟。走心原创,暖心陪伴。

星标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