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访美邀请函递出许久后,美方终于收到了回信,日前美国务院宣布,王毅外长将于26日启程访美,预计行程会持续两天左右,而在出远门之前,王毅先跟美国的“小弟”——日本,开了一个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毅外长将受邀访美】

23日晚,中日友好合约签订45周年招待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除了中方外办主任王毅外,还有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以及200多名中日各界代表。在此次会议上,王毅首先表明了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他表示一个稳定的中日关系,对于两国发展,以及整个亚洲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有极大影响。

但近几年来,日本对中方的认知出现了明显“倒退”,甚至还将中方定性为了所谓的“最大战略挑战”,并在前面冠上了“前所未有”四字,在这样的认知指导下,日方做了不少“越界”的事情,那应该如何让中日关系“回归正轨”,王毅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三点看法:

首先,两国应坚持互尊互信,打好和平相处的根基。王毅表示,日方要从战略高度把握好两国方向,以客观的方式看待中国发展,要把互相合作,互不威胁的共识,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在这一点上,王毅重点提到了台湾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高官萩生田光一窜台】

日前,日本执政党政务高官萩生田光一,公然窜台,还引用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话,“警告”中国,声称台湾地区有事,就是“美日有事”;而在今年8月份,曾担任日本副总理的麻生太郎,也公然窜台,并放话称日方有必要为台海局势“做好战斗准备”。针对日方的举动,王毅表示,希望日方能牢记历史教训,不要破坏两国和平基础。

其次,两国应坚持睦邻友好,改善民意基础。中日两国是搬不动、挪不走的邻居,在地理、人文等方面都有许多共识,保持友好共处,是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

但日方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纵观日本防卫省2024年草案,其防卫费支出高达7.7万亿日元,预计到2027年,其军费支出将占据GDP的2%以上;此外,日方还正在研究多种武器装备,打算加强在九州岛等地的军事部署,比如加大F-35B战斗机的部署规模、升级反舰导弹等,这显然是在进行军事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最近还更换了新的驻华大使,据说这位大使十分擅长情报收集;此外,从本月16日开始,日方多次派船只强闯我国钓鱼岛周边海域;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还参拜了供奉战败日军的“靖国神社”,并向其供奉祭品,这显然是明目张胆的挑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岸田文雄参拜靖国神社】

第三点,坚持互利互惠,释放合作潜力。王毅表示当前中日两国,应树立牢固的伙伴意识,杜绝所谓的“脱钩断链”“小园高墙”,不要打着所谓“经济安保”的旗号,到处使绊子。

今年3月,日方紧跟美国脚步,宣布了所谓的半导体限制政策,将包括芯片、半导体制备在内的23个物项,都列入了限制名单,虽然日方表示此举并非针对中国,但明眼人都知道,日方在自欺欺人;此外,日方在华企业也在不断减少,2022年6月,在华日企数量降到了12700家,与2020年相比少了近1000家,可见日方的“脱钩”步伐正在加快。

结合目前日方的做法来看,王毅的这三点建议,背后透露出了两点含义:其一,是对日方的敲打。对于日本来说,将矛头对准中国,是有害无益的。一方面,中国是日本的邻国,且实力远远强于日本,而日本在美国眼里,只是一颗用来遏华的“棋子”,随时都可能被抛弃,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中日发生直接冲突,日本肯定会处于下风;另一方面,在经济上,日本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据此前《日经新闻》估算,与中方“脱钩”,会导致日方年损失达到53万亿日元,也就是说日本GDP会直接缩水10%,如果日本不悬崖勒马,最终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毅与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第二点含义,就是给日方指出一条“康庄大道”。对于日本来讲,跟着美国走,无非就是为了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全,为了在国际社会提升国际地位,而这一点,与中方合作也能做到,日前,140多个国家响应号召,来中国参加“一带一路”峰会,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对于中方来讲,日方的挑衅行为固然令人不齿,但地区安全显然更为重要,作为亚洲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一旦中日交恶,肯定会引起地区动荡,进而伤害到民众利益,这是中方所不愿看到的。在这种情况下,中方伸出手拉日方一把,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整个国际社会,如果日方依旧一意孤行,最终只会让自己走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