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这场牵动亿万人心的年度大戏,不仅考验着每位考生的知识与毅力,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紧张的备考气氛中,教培界名人张雪峰的名字再次引起了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公司峰学蔚来推出的一系列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尤其是高达万元的“梦想卡”与“圆梦卡”,在3小时内售罄,创造了2亿多的惊人收益,同时也将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这波“高考经济”的高潮,很多人开始质疑张雪峰,究竟是提供了真金白银的价值,还是在无情地割家长与学生们的韭菜?

01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张雪峰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市场供需法则的必然产物。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很多家庭而言,是一项复杂且至关重要的决策过程。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志愿选择的难度与复杂度逐年攀升,家长与学生们迫切需要专业的指导。

张雪峰的团队提供的服务,涵盖了数据分析、一对一咨询、线下培训等,对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家庭,这无疑是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从经济学角度看,当市场存在强烈刚需,而供给相对稀缺时,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雪峰提供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家长和学生们愿意支付高价,这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学生未来生涯规划的不确定性。

因此,张雪峰的高价服务,尽管引来了“割韭菜”的批评,但却是供需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

张雪峰能火,折射出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信息鸿沟的现实。

在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学生和家长能接触到更多免费或低成本的咨询服务,而偏远地区的考生,往往因信息闭塞,不得不求助于昂贵的第三方服务。

这无疑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使得“寒门难出贵子”的说法再次被提及。

张雪峰的服务,某种意义上填补了这一空白,让信息匮乏的家庭有机会接触到更多资源,但较高的收费标准,无疑让部分人望而却步,引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担忧。

02

价值与价格的难平衡

关于张雪峰这个人,其实始终充满争议。但他公开提供的许多免费教育内容,确实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一部分高价付费服务的出现,部分原因在于它所包含的个性化、一对一咨询等高端服务,这些服务的成本确实不菲。

峰学蔚来背后的团队运营、数据收集与分析、专业顾问的薪酬都需要较高的成本来维系,从这个角度讲,张雪峰的收费是对其专业服务价值的一种体现。

然而,是否所有人都认同这种价值?显然不是。

有人认为,网络上已有大量免费资源,通过自行研究也能完成志愿填报。

这实际上回到了价值判断的主观性问题上,对于那些愿意为省时、省力、减少风险而支付的人来说,张雪峰的服务是值得的;

而对于追求性价比或坚信自己能独立完成的家长和学生,则可能视为不必要的支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雪峰的争议,实质上触及了教育与商业的道德边界。

人红是非多,作为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

有人指责他贩卖焦虑割韭菜,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

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商业的本质是满足需求,而教育咨询服务的出现,本身就是市场需求的直接反映。

在道德与商业的天平上,张雪峰的选择或许显得功利,但市场行为本身并不违法。

关键在于,无论是张雪峰还是其他教育服务提供者,都应当思考如何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

比如设立奖学金、公益咨询窗口等,以实际行动缓解教育不平等问题。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引发的争议,是市场供需矛盾、教育资源不均与公众道德期待相互交织的结果。

简单将其定性为“割韭菜”,显然忽略了市场行为的复杂性。

毕竟,教育的本质是点亮希望,而不是增加负担。在高考这场人生重要节点上,让每个家庭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寻找到性价比高、符合实际的指导服务,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至于张雪峰,无论外界评价如何,他至少解决了一部分刚需,提供了实打实的专业服务。

而解决教育公平的大命题,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机构以及大家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