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翻开《节气中国:国学彩绘版》的那一刻,我仿佛踏上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它不只适合孩子看,大人也值得细细品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黄健老师是知名国画教育者,同时也是戏墨娃新概念国画教育创始人,他不仅在书画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多次参加各类书画大赛并获奖,已绘画出版《给孩子读唐诗》等作品。

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科普,更是一次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自然之美的深度探索。

书中,每一个节气都介绍了对应时间、气候特点、农事生产、节气三候、节气之花,以及节气习俗等。每一个节气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生动的描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立春的“冬去春来,万物始发”,到大寒的“严冬最盛,天寒地冻”,每个节气都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以及对生活的期待与祈愿。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相比起“数九歌”,在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又被分为了“三候”,节气的特点如同经历了一个波峰随后转到下一个节气的天气特点。

比如大暑初候“腐草为萤”萤火虫是这个时候诞生的。大暑二候“土润溽暑”此时土地潮湿、天气闷热,人们生活在大蒸笼里。大暑三候“大雨时行”,此时经常会下大雨,空气中的热气也会悄然跑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健老师以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在欣赏水墨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看了这些节气的介绍,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节气的文化内涵,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的追求,更是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通过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根源,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这本书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今,让我与古人的智慧相互碰撞,激发出更多的思考与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