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总理因病在北京305医院逝世。

几天后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周总理追悼会,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站在会场中等待仪式开始,邓公、叶剑英元帅等国家领导人全部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追悼会即将开始前不久,汪东兴找到了现场的警卫负责人邬吉成,并交给他一个机密任务,随后负责人宣布追悼会时间延期两小时。

那么汪东兴到底跟邬吉成说了什么呢?

关于汪东兴在追悼会前的密令

周总理逝世两天后,中央确认了追悼会将于1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同时拟定了关于追悼会的各种流程和注意事项,并交由汪东兴同志全权负责追悼会相关事宜,现场安保工作则由中央警卫局副局长邬吉成全权负责。

邬吉成对组织忠诚、对工作负责,从建国初期就被调到中央负责警卫工作。

他能力出众,曾多次负责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各项活动中的安保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紧、任务重,接到任务后,邬吉成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工作,不仅亲自带队梳理每一个流程,检查了现场每一个角落,将周边环境布置得密不透风。

相关参会人员的出身、往来、以及住宿酒店、陪同人员、来往人员的情况都检查了无数遍,就是为了保证追悼会的顺利举行。

1月14日,邬吉成正忙着检查人民大会堂的安保工作是否存在错漏,办公室工作人员慌忙跑来现场找他,称有个紧急电话要他回去接一下。

邬吉成不敢放松,立即跟着工作人员回到办公室,接起了汪东兴同志的电话。

汪东兴询问了周总理追悼会安保工作进度,又询问了警力部署情况后,突然降低了声音,严肃地询问道:“有没有准备毛主席到来的相关工作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邬吉成愣了一下,随后老实交代:“没有。”

周总理追悼会名单他早就拿到了,关于毛主席是否会来一直是大家的猜测,中央也一直都没有相关通知,都以为毛主席不会来,所以也一直没有准备。

汪东兴在听到邬吉成的回答后,当即向邬吉成透露了一个相当机密的消息,“追悼会当天,毛主席可能会来,你现在就开始着手准备吧,务必再次确认现场安保情况。”

邬吉成也被突然接到的任务惊呆了,要知道本次追悼会已经在安保级别上已经很高了,可这并不包含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

如果毛主席到场,那么现场的安保工作必须再提高一个等级,可现在距离追悼会只有不到一天时间,现在更改升级安保方案,还来得及部署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邬吉成是有经验的老党员,面对这种突发事件有着一套做事方法,他放下电话后立即联系了相关部门,并重新修改了安保方案。

他将现场警力增加了一倍,同时还亲自挑选布置了一间私密休息室,用于毛主席休息落脚。

为了确保工作顺利完成,在分析了各项任务后,他再次拨通了汪东兴电话,希望追悼会的时间能够延后两小时。

汪东兴同志和其他领导人商议后批准了这个提议,随后邬吉成按照计划进行部署,工作在紧锣密鼓中有序进行,所有人都不知道就在不到一天前,竟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

然而到了追悼会当天,汪东兴和邬吉成左等右等,却还是没能看到毛主席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未能出席追悼会原因

周总理逝世后,毛主席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噩耗,张玉凤怕毛主席身体承受不住十分担心,但毛主席只是点了点头小声地说自己知道了。

随后便要回房间,几乎是关上门的一瞬间,张玉凤便听见毛主席隐忍地哭泣声,当天一夜未眠。

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毛主席一直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他的病情也开始出现恶化,甚至绝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吸氧。

根据张玉凤回忆,周总理去世前后那段时间,毛主席讲话的时候很痛苦,只能发出一点含糊不清的声音,只有自己这样陪伴在主席身边时间长的人,才能勉强听懂。

当遇到工作人员来汇报情况时,都是张玉凤在身边充当翻译,有些她拿不准的地方,便会按照听到的模棱两可的词语猜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按照自己理解给毛主席复述一遍,等到毛主席点头确认后才作数。

可即便这样,也是毛主席状态比较好的时候,他的病情恶化后,根本连声音都很难发出,只能颤抖着手在纸上勉强写出几个关键词。

后来腿又出现了问题,必须在别人的搀扶下才能勉强行走。

事实上毛主席和周总理病重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重合的,两个相伴走过半个世纪的亲密同志、至交好友仅仅隔着一条马路的距离,周总理和毛主席一直都很想见对方,可却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周总理去世后,中央在拟定了追悼会规格、人员、流程和悼词后,将部分文件送给毛主席查看审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拿起身边的一支红铅笔,艰难地在上面签字部分画了红色小圈,只能由这个小小的红圈,代替毛主席对周总理无尽的哀思和想念。

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情况,中央并没有将毛主席安排在追悼会流程中。

但陪伴主席多年的张玉凤很清楚,毛主席是想去参加追悼会、想去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

她曾在毛主席审阅追悼会安排文件的时候,询问过毛主席是否要去参加,毛主席吃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腿,痛苦地说道:“我走不动了。”

即便是依靠轮椅,医务人员陪同在侧,依旧不能冒这种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可他更担心自己太过悲伤,会出现意外跟周总理一起走了,这样的风险国家不能在没有准备时承担。

据邓大姐的秘书会议赵祎回忆,追悼会之前得知毛主席可能来的消息,西花厅的工作人员十分期待,大家都希望能够看到主席健健康康地参加追悼会。

毛主席贴身护士孟锦云,当时就是她告诉毛主席周总理去世消息,所以也十分清楚主席当时悲伤和难过。

在追悼会前也曾专门打电话询问汪东兴,向他报备自己和其他医务人员,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可能用到的医用装备,是否可以让主席参加?

汪东兴想了想还是将中央的决定如实告知,他表示中央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原因,根本没有下发邀请主席参加总理追悼会的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毛主席流着泪在当天的电视上,看完了关于周总理追悼会的所有报道。

邬吉成后来也在后来的回忆中确认了这次突发事件,

“汪东兴主任在追悼会前联系了我,告诉我收拾好江苏厅和台湾厅给主席休息,做好主席到访的准备,甚至还延期了两个小时,但最终毛主席也没有来,本来还很奇怪,后来才知道毛主席身体已经无法支撑参加追悼会了。”

张玉凤后来和记者说起了这件事,表示1976年开始主席的身体情况迅速恶化,生活无法自理,吃饭都需要喂,还只能吃一些好消化的流食,走路需要搀扶。

当时这个情况只有她们贴身工作人员清楚,外面的人是不知道的。

15日追悼会当天,毛主席还是让工作人员送去了一个花圈,工作人员将其放在了周总理遗像旁边,最终以这种方式和老朋友作最后的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友谊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系相当密切,两人是并肩合作的伙伴,更是志同道合的兄弟和同志,他们一起经历了我党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革命历程和战争阶段。

1920年毛主席前往北京会见李大钊等我党先进人士,并阐述了自己未来的运动方向,就是要回到家乡湖南开展革命运动。

与此同时,一批来自南开大学的学生,也来到北京学习革命理念,其中就包括周总理,两人虽未真正相识,但对未来我党发展道路畅想不谋而合。

1926年“中山舰事件”爆发,蒋介石已经暴露出了背叛革命的征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也出现了裂缝并且正在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党内先进人士为此十分担忧,其中就包括毛主席,当晚他来到李富春家中,结果就看到了先他一步到场的周总理。

两人眼光长远,毛主席对革命的敏感性和关注度高,加上周总理对蒋介石等国民党人的了解。

几人看出了国民党内部出现的问题,也预感到了双方关系将要发生一些改变,如今只能见招拆招积极应对,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

也就是从这一刻相识开始,两人有了许许多多合作和共同工作的机会,也有了同样的奋斗目标。

他们一起携手度过了我党最为艰难的日子,两人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咬牙坚持带领所有人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遵义会议后,周总理成为了毛主席最为坚定的拥护者。

在面对别人的反对和质疑时,周总理用最为直接和诚恳的方式,阐述了毛主席为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在革命道路上起到的正确引导作用,他认为只有毛主席才能领导我党,进而沿着既定轨迹实现最终目标。

两人也曾一起经历最大的危险——1945年的重庆谈判,这是一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鸿门宴。

毛主席作为我党最高领导人,或将遭受敌人最为直接的打击,因此中央对此十分重视,必须要在这次会谈中保护好毛主席安全,避免蒋介石对主席下手,周总理决定亲自陪同这次会谈。

谈判期间不管是赴宴还是出门游玩,周总理都要站在毛主席身边最近的地方,时刻观察周边是否存在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还会在宴会时为毛主席挡酒,就是怕反动派在酒里下毒,如果对方劝饭,周总理也会先夹起来尝一口,确认没有毒后再让毛主席吃。

正是因为有着周总理的严防死守,再加上蒋介石不敢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毛主席在重庆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安全,得以返回延安指挥接下来的战争,带领全国人民迎来胜利的曙光。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领航人,也是毛主席的左膀右臂,更是最了解毛主席的亲密好友。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周总理总是劝解毛主席,两人一起想办法。

1972年过后毛主席身体出现很大问题,尤其是在陈老总的追悼会后毛主席便病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周总理身上,在大家都对毛主席的身体十分担忧时,周总理悄悄瞒住了自己也出现便血的严重情况,到了这一年的5月最终确诊为膀胱癌。

毛主席看到周总理的病历单后心情十分沉重,沉默后便吩咐工作人员,将叶剑英元帅和汪东兴等人叫来,要求他们和邓大姐领导医疗组工作,以便于后续对周总理进行更好的治疗。

到了1974年,周总理在持续不断的疲劳工作之下,病情再度恶化,截至1975年10月,周总理共计进行了大大小小13次手术。

1975年12月周总理已连续高烧多日,连说话都很困难,偶尔清醒的时候还会询问身边工作人员,毛主席病情如何,自己的毛主席徽章在哪儿,没说几句便会再次昏睡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会想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革命青年,竟然也到了风烛残年的最后时刻,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逝世。

结语:

1976年是全中国最悲痛的一年,我们先后失去了周总理、毛主席。

有人说新中国能够成立是“谋事在毛,成事在周”,两位革命思想先驱、中国的奠基人用自己的一生在捍卫中国的尊严,用一生在服务人民,实现了让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每一天,都应该记住两位伟人为中国事业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