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早期,面对着国民党多数美械化部队的装备优势,我解放军部队的军事实力仍然是处于下风的。

别说飞机,就连大炮也稀缺无比,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成建制的炮兵部队,完全靠缴获东一门西一门地凑在一起。

队伍的精神和灵活的打法固然重要,但想要获取最终的胜利,怎么也得将武器水平往上提一提。

而在我军的高级领导之中,有这么一个可能并不为多数人所熟知的名字,他是一个罕见的高知、高学历、军事素养超标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获取革命的胜利,他竟然自愿降职,在艰难的环境下硬生生靠着东拼西凑组建起了第一支炮兵兵团,在几年时间内发展到 5 个战车高炮团、16 个炮兵团、4700 门火炮。

他被公认为解放军“炮兵之父”“炮兵缔造者、奠基人”、“炮神”,但就在辽沈战役即将对重镇锦州发起猛攻时,他却在勘探炮位的过程中不幸踩响了一枚反坦克地雷而壮烈牺牲......

他也由此成为了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一向在书面文件中言词谨慎的毛主席,竟然把他的离去称作“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巨大损失”。

这便是朱瑞将军,解放军的第一位炮兵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5年,朱瑞出生于在江苏省宿迁县的朱大兴庄,他的家庭条件很不错,是一个延续了三代的书香门第,所以他从小便熟读古文、知事明理。

但不幸的是,当时的时局已经逐渐动荡,而在乱世之中,富裕往往意味着灾难。

朱瑞八岁的那年,他父亲去世之后,家中便陆续遭遇了附近土匪强盗的多次劫掠,母亲被迫带着一家人搬迁到外地。

此后朱瑞便开始在戚圩、埠子等地开始读书,受到一些进步书籍和老师的影响,他很快便成为了一名“新青年”,而且思想极为坚定,当“五四运动”爆发时,年仅十几岁的他便积极参加爱国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上了中学,朱瑞接触到了如《新青年》等潮流刊物,心中更是燃起了一团火。

他的斗争一刻不歇——在徐州培心中学读书时,他因为跟着一些学生上街示威游行,直接被校方开除。

1922年,朱瑞转学到南京钟英中学,可他“本性难移”,又在作文、校刊、演讲中大骂军阀误国,言辞激烈恳切。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拟孙文讨贼檄文》,带有古文色彩,模拟孙晓生的口吻斥责军阀。这件事,在朱瑞家乡至今还被传颂。

和当时不少优秀的同龄人一样,朱瑞在了解到共产主义后很快便被其深深吸引,也意识到这才是救国的唯一途径,于是在1924年便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那一年他也正好考进了广东大学进修,当时国、共两党还处于合作之中,朱瑞的各项成绩的确过人,所以在中共粤区学委的推荐下,让他以左派青年的名义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公费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瑞便从珠江码头上船,一路经由海参崴抵达了莫斯科,中山大学是一所政治高校,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邓小平、蒋经国、赵一曼都是其知名校友。

朱瑞不仅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学生,也是最优秀的学生,他仅用了两个月便熟练了俄语,还加入了学生会,而后又被转入了第七班,这个班是全校水平最高的班,后来出了很大一部分国共两党知名的人才。

1927年时,朱瑞从中央大学毕业,当时的革命急需军事人才,所以他被命令留在苏联进行深造。

他的理工素质过硬,所以考入了进入莫斯科克拉尔炮兵军官学校,开始学习炮兵知识,他依旧优秀,毕业时笔试和实弹射击成绩全校第一,这为他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朱瑞如愿以偿回国来到上海,直接进入中共中央军委担任参谋,后来“白色恐怖”席卷而来,他带着人员和资料从容撤离到江西的中央苏区,先后担任了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科长、五军团训练队政委、红军学校教员、红十五军政委等多项高级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领导的朱瑞并非纸上谈兵的人,在后来的开辟革命根据地、反围剿、长征当中,他多次带领所部英勇作战,军事、政治工作一把抓,成绩十分突出。

他不仅会打仗,办教育也是好手,抗日战争爆发后,朱瑞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先后创办了了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和八路军晋南军政干部学校,招收的都是爱国青年、流亡百姓,培养了几千名优秀干部,后来成为了党内在华北抗战的中坚力量。

整个抗日时期,朱瑞在山东一边抵抗日寇侵袭,一边防范国民党反动派搞小动作,将根据地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创造了一个包括80个县城、二十万党员、二十万人民军队的强大基地,向党中央交出了一份超标的答卷。

抗战即将结束时,七大在延安召开,劳苦功高的朱瑞被毛泽东任命为军委的副总参谋长,也算是对他成绩的肯定,但朱瑞本人竟然拒绝了这个任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私下找到毛主席,表示对如今军中无炮兵的担忧,他说自己在苏联学习过系统的炮兵知识,可以承担起这方面的具体工作。

但毛主席有些犹豫,因为这不符合他的身份,而且从职务上来讲,其实还是降级,哪有立了功还要降级的,但面对朱瑞坚定不移的要求,他郑重地将筹建人民军队第一支炮兵的任务交给了他,任命他为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并让他“做中国的炮兵元帅”。

要求是好提的,但条件是艰苦的,当时的学校里别说大炮,连教材、教具甚至粉笔都很短缺,朱瑞带领着教员和一干学生客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炮兵理论知识,还是由于他的关系,中央后来特意提高了教员待遇,不仅涨了工资,还发放毛巾、肥皂、新衣等日用品。

经过朱瑞的努力,这所学校共计培育出了一千多名学员,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炮兵的骨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抗战完全胜利后,整个中央决定向东北转移,为即将到来的战争作准备,而炮兵学院为了不影响教学,一行千余人先行从延安出发,竟然靠步行走了两个月共3000多里路抵达了沈阳。

理论基础已经打下了,但最重要的装备怎么办呢?炮兵没有炮,那还叫什么炮兵。

当时大多数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接收日军武器上,传言说“大炮六千,骡马成群,弹药堆积如山”,可是等他们到了的时候,才发现情况比想象中严峻得多。

国民党已经在美国的支持下大力向东北运兵,想要抢占东北,苏联因为和国民党签了条约,要把东北的大城市交给国民党,要求我军退出沈阳,那些日军留下的大炮等装备,好一点的早已被苏军运走。

朱瑞拿着朱德的亲笔信,几经辗转来到沈阳,终于找到了时任苏联远东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

马林诺夫斯其实和朱瑞早就认识,二人在苏联时就是同学。可即便同学亲自来找,还拿着八路军总司令的信,马林诺夫斯仍不答应。

朱瑞最后软磨硬泡,经中央批准后,答应折价卖给苏联一些必须的农产品,才从苏军手里接收到一些破旧的小型火炮。一时间大家都非常气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唯有朱瑞却云淡风轻,他向来坚信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于是他便带领着一众老师同学深入东北,同时向当地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请求协助,开始在整个东三省各地搜集日本关东军遗留、丢弃的枪炮。

凭借着惊人的毅力,最终共“捡”到共搜集到各种火炮 700 余门、炮弹 50 余万发、坦克 12 辆、汽车 12 辆、还有还有各种零件和器材,可谓战果颇丰了。

随后延安的另外一部分学院成员也陆续赶来汇合,众人一起从沈阳迁往牡丹江,在半路上还多次遇到了国民党各部的侵扰,但他们震惊的发现这支“军队”携带着数量远超八路正常水准的重武器,而且炮击几乎百发百中,误以为这是精锐主力部队而纷纷撤走。

经过实战练习,朱瑞也发现这些学员们对于理论的研究早已到位,在战场可以灵活机变地对敌,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思路,直接提出“拿部队当学校”的口号,把一半的出色学员直接撒到东北军区各大部队的炮兵旅里,以这些人为基础,开始着手全面提升我军炮兵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的精心布局发展下,一直到辽沈战役发动前夕,他用搜罗来的那些装备,竟然已经组建了 10 个炮兵团、6 个炮兵连、1 个高炮大队、2个坦克队和 1 个炮兵修械所,后来还增设了炮二团和野榴炮团,成立了战车队和高射炮队,让我军的炮兵初具规模。

1946年,原来的延安炮兵学院更名为东北炮兵学院(后来为纪念而改为朱瑞炮兵学院),人民解放军也成立了正式的炮兵司令部,司令员自然是朱瑞本人,炮兵也正式成为我军的一个独立兵种。

但新生的炮兵还需太多磨砺,也没有人比朱瑞这个一手创建者更加上心,在后来大大小小的战斗中,炮兵多次派出火力支援正面战场,效果极好,但朱瑞仍然坚持扎根在前线,因为他必须要找出战术的优缺点进行改善。

他心中的技术、战术早已炉火纯青,远远不限于他当年在莫斯科学到的那些知识,而是就事论事地根据当下情况开创全新的战法,放大己方的优点,专攻国军美式炮的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48年,辽沈战役的进攻号角即将吹响,在战前的筹备工作中,中央领导决定让朱瑞留在后方,按理来说他现在官不算大,但谁都知道这就是个“虚衔”,而且朱瑞再一次直奔毛泽东面前,坚决请战。

朱瑞跟毛主席说,抗战时候自己已经在后方呆了两年了,现在不能继续“留守后方”,而此时东北正是自己炮兵部队的用武之地。

毛主席真是见了朱瑞都害怕,实在拗不过他,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朱瑞不但是个全才,思想也非常之先进,他在随后给家人的信中写道:

“...我们虽然是地主,但也是革命家庭,要把土地分给农民,实现革命的最终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辽沈战役开始,朱瑞亲身指挥炮兵纵队跟随东北野战军的脚步猛攻重镇锦州城的门户义县,这里的敌军有最新武器装备,城防坚固,原本会很难解决,但炮兵上场后,一轮炮响就把城墙南边炸开了一个大缺口。

后来朱瑞又根据情报,带领部下炮击锦州机场,把刚降落、满载物资和增援部队的五架飞机炸得灰飞烟灭,最终以两百多门大炮齐射敲开了义县城头,陆军一拥而上,全歼一万五千敌人,活捉敌师长王世高。

而在战斗结束之后,尚未打扫战场之际,朱瑞听说缴获了十五门最先进的榴弹炮,马上就要去看,他在战斗中有许多心得,要把这些运用在攻打锦州上,然而就在他冲出指挥所,迈向一条小道后,半路上竟然不幸踩中了一颗反坦克地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威力巨大的爆炸中,朱瑞当即壮烈牺牲,他身中几十枚弹片,享年四十三岁。

这个消息传回中央的时候,毛主席沉默了良久,他甚至一度将朱瑞的牺牲怪在自己身上——自己没能组织他去往前线。

随后,中央向全军发表了一则唁电:

“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中央特致深切悼念,望转令全军,继续为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而奋斗,以纪念朱瑞同志永垂不朽!”

而在这其中还有一句“今日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之巨大损失”,是毛主席在看过电文后亲自提笔加上去的,也是对他功绩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瑞将军亲手建立的炮兵,以及他的那些被编入《炮兵条例》的经验总结,在后来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难以替代的作用,一直到今天,炮兵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部队。

这位伟大的将军无愧“炮兵之父”的荣誉,也将被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