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和子女相处必须知道的这3点,学会后用处多

有句话常说“亲子关系是渐行渐远的过程”,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衰老,观念的差距越来越大,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鸿沟也变得似乎无法弥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让很多老人依旧和子女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不少家庭因此鸡飞狗跳,不得安宁,老年人会感觉委屈。

子女结婚的房子首付是父母给的,生孩子后为了年轻人没有后顾之忧,老人又主动承担起带孩子的责任,为什么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很多老年人根本不懂你面对不仅是你的孩子,还是具有思维的社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将孩子一辈子都当成私有财产,和自己是一体的,必然是吃力不讨好。

老人们要改变观念,和子女的相处要注意这3点,当然首先是改变自己。

【18岁后要远离孩子】

根据调查,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期只到12岁,这段时间父母没有给与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那么之后再给将没有什么用处,子女会处于一种“白眼狼,不感恩”的情绪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很多家长困惑的:为什么自己累死累活,孩子为什么一点都不感恩。

那么孩子成年后父母不管付出什么,孩子依旧会感觉是孤独的,不被爱的。这时候大家在一起住,子女常常表现出不尊重。

那么,如果你错过了孩子的童年,又想在他成年后弥补一番,只需要在你能力范围内给予经济支持就行,而不需要亲力亲为,为他扫地做饭。

这样做也能获得父慈子孝的效果。

【要专注自己】

老人们都会犯一个错,子女小时候花的心思太少,子女长大后花的心思太多,其实是做反了。

童年时候应该给够爱,长大后要让子女自己飞,不要干涉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们会他们不关心子女,也没有其它事情要做,这就要从自身找原因,有什么喜欢的爱好要保留培养,不能满眼全是儿女事。

老来专注自己反而会得到子女的尊重,你会发现专注自己后整个人都平和了,也更开朗,不再纠结于婆媳关系或者是父子关系。

此时你身上散发的正能量不仅能让自己身体健康,还能改变子女对你的态度。

毕竟已经长大的子女已经在用成年人的眼光在评价你,而不是以你是他的父母的眼光。

【不要和子女同住】

不管你和子女的关系有多好,或者一点都不好,都不要同住,以前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现在是
“久住之下无孝子”。你再是有天高的情商也架不住子女“熟不讲理”,依旧会对你撒气。

何必去惹不痛快,如果有一点经济实力,都不要和子女同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一位伯伯很有先见之明,儿子结婚后,让他们搬出去住,一开始儿子不理解,不是说要养儿防老吗?何况一百五十多平的房子就住不下两代人?

时间久了,伯伯的“狠心”见效果了,儿子媳妇会经常回来看他,每次都带上礼物,甚至有了点讨好的意味,知道他喜欢喝酒,来的时候手没有空过,经常带的两瓶酒是:缘得酒。

我讨教了伯伯怎么能让子女心甘情愿的孝顺。伯伯只说了一句话“远则父慈子孝,近则鸡飞狗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伯伯拿起桌上的缘得酒

你看看这酒,贵州茅台镇核心产区生产的,高粱酿造,大曲坤沙工艺,12987流程,和茅台酒是一个味道的,去年去贵州的时候,我才说了一句,这酒不错,当口粮酒正好,你唐哥就给我买来了。

原来如此啊,学到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请在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