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打蛇打七寸”,在对待澳大利亚的问题上,就应该遵循这个逻辑。自从中方宣布无限期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后,澳大利亚方面似乎消停了一些。然而,这并不代表澳大利亚已经彻底屈服,还应该继续穷追猛打,让他们的疼痛感更加强烈。果不其然,中方新的打击如期而至,澳大利亚又有657亿对华生意可能要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中澳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国已经在两国贸易中采取了一定措施,涉及葡萄酒、大麦、牛肉、龙虾、煤炭、原木等领域。公开数据显示,去年12月到今年3月,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葡萄酒出口额已经下降96%,整个2020年的对华出口额下降了300亿元人民币。然而,澳大利亚似乎并不在意,在今年4月份宣布撕毁“一带一路”协议。

此后,澳大利亚方面还对达尔文港租赁协议进行审查,打算撕毁这份99年的租约。不仅如此,澳大利亚国内不断炒作台湾话题,并且叫嚣要军事介入台海冲突。现在的澳大利亚,甚至比美国还要激进,对华态度十分强硬。面对这样的澳大利亚,中方自然没有必要客气,新的反制措施很快就到来了,宣布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方宣布这一决定之后,部分澳大利亚国内人士不屑一顾,认为这只是表面文章,不会给澳大利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然而,澳大利亚的这一部分人错了,中国动真格了。根据报道,目前中国已有至少两家规模较小的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商被告知,要求暂停从澳大利亚进口新产品。这是一个新的信号,澳大利亚对华的液化天然气生意可能要凉凉了。

据中国海关总署今年年初所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液化天然气约2900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46%,总价值约13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657亿元。当然,中国不会一下子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液化天然气,因为替代会有一定难度。因此,目前只有两家规模较小的企业接到通知,其他大型和小型企业的采购计划并未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个局面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一旦中国找到新的供应商,澳大利亚这笔657亿元的生意就基本上可以宣告结束了。其实,早在去11月份,澳大利亚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商伍德赛德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科尔曼就表示,他们向中企出售一个天然气田和液化天然气项目股权的谈判,在此前被搁置了。

更让澳大利亚方面担忧的是,中方去年向部分发电站和钢铁厂下发口头通知,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如今,中方再次下达“口头指令”,释放的信号不言而喻。中方宣布无限期暂停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后,澳大利亚官方层面其实感受到了很大压力,贸易部长和外交部长相继发声,希望能够与中方对话,姿态与之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澳大利亚方面的服软,并未让中方改变态度,而是进一步采取措施,延伸到了液化天然气领域。相比葡萄酒、鲜食葡萄等产品,液化天然气的生意明显要大得多,如果中方不再进口,对澳大利亚的打击显然会更大。出现这样的局面,澳大利亚只能怪自己,明知道经济上十分依赖中国,却始终冲在反华一线。一连串的经济打击之后,澳大利亚应该会老实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