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丨博恩话史

编辑丨博恩话史

1953年7月27日,朝鲜半岛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板门店,正在见证着一个伟大历史时刻的到来,中朝和联合国军代表先后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持续了三年零一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彻底结束,朝鲜半岛将迎来久违的和平。

不过让人费解的是,一向财大气粗、死要面子的美国人竟然急于停战,这显然不符合他们世界宪兵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1993年美国人解密的一份绝密文档时。

人们才知道:原来美军得到了一份关于志愿军的绝密情报,上面明确写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实力,也正是这份文件让美国同意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份情报竟然是我军虚构出来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美军酝酿再来一次仁川登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一度将韩国军队打得丢盔弃甲。

可当美军在仁川地区登陆后,情况立刻发生了逆转,美国人凭借着坚船利炮将朝鲜人民军拦腰截断,打得金日成不得不逃进北方山区打游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好我志愿军入朝作战,才将不可一世的美军推回三八线以南,并和联合国军形成对峙之势。

尽管美国人气得牙痒痒,但在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结束后,他们清楚地知道很难在地面战场上轻松击败志愿军,美军想要打赢这场战争就得出奇制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下令,让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复制仁川登陆,绕到我志愿军背后来一个前后夹击。

克拉克和他的高参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这个办法是可行的,于是就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这个扭转战局的最后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配合美军的行动,美国中情局也派出了高级特工潜入我军内部刺探情报,为“新仁川登陆计划”搜集情报。

可就在美军准备进入到最后阶段时,美国中情局局长杜勒斯却突然收到了高级特工传来的绝密情报。

情报上显示:志愿军在朝鲜的总兵力达到了86.3万人,还有29.4万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此外东西海岸也修建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储藏的粮食足够吃8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勒斯立刻把情报上报给艾森豪威尔,后者看到志愿军如此完备的防御,最终放弃了“新仁川登陆”计划。

6月随着志愿军的夏季攻势大获全胜,美军只能无奈回到谈判桌上,并在7月27日签订了板门店停战协议。

可美国人直到1993年解密时都没发现,这份绝密情报其实出自志愿军第九兵团保卫部部长丁公量之手,是一份不折不扣的假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丁公量前辈又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呢?

丁公量的传奇谍战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公量是名门之后,爷爷曾是前清时的县官,父亲不仅仅是马相伯的弟子,而且还是浙江省定海县历史上的第一任县长。

受家庭影响丁公量从小就有着极强的家国情怀,再加上13岁时家道中落,他通过半工半读才读完了中学,因此他对我党的政治主张非常认同。

1937年时,年仅16岁的他正式成为共产国际的地下情报员,从此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特工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他成为新四军著名情报机构“400反间谍小组”的领导人,为新四军搜集情报和营救被捕同志。[1]

400小组是整个抗战时期唯一一支能渗透到日本宪兵队的中国特工小队,还策反了60多名日本密探;

甚至迫使日本宪兵队高层在抗战胜利前夕写信向新四军投降

而此时的丁公量只有23岁的年纪,却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情报战绩,实力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他被调任为9兵团保卫部部长,主要负责反间谍和情报工作。

1952年九兵团奉命驻守在朝鲜东海岸,丁公量根据敌特活动的规律,推测美军特工很可能在阴历满月前后向我防区派遣特工

于是在他的建议下九兵团的部队在这几天做了严密布控,时刻准备抓捕美军特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出他的所料,7月26日这天,一个美军特务秘密降落在九兵团防区内的万年德山。

只是这名敌特刚刚落地,就被埋伏在四周的解放军战士们抓捕,丁公量也第一时间对他展开审讯。

经过审讯得知此人名叫朴北时,是一名为美国中情局工作的韩国人,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和一名叫“张疯子”的人接头,为下一步任务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还交代如果自己平安落地并完成接头,那么美国中情局会派出第二批特工,从而搜集志愿军情报,为“新仁川登陆计划”做准备。

丁公量得知情报后,制定了放长线、钓大鱼的计划。

丁公量先调查了“张疯子”的情况,得知他已经被志愿军战士们击毙后,就让朴北时发送安全接头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丁公量又将美军可能在东海岸投放特务的消息上报给志司,由志司向各个保卫部门下达抓捕敌特的命令。

美军收到假情报后信以为真,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又派出了7名特工组成的“高级情报组”潜入我军后方。

当美军的七名特务刚刚从运输机上落地,丁公量立刻派人包围了他们,最终经过一番激战成功击毙4人俘虏3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抓的三人也是由美国人培养的韩国特工,其中一名叫做孙宪的特工被我们的俘虏政策所感动,将他们的计划全盘托出。

他们这个情报小组是要在云霞山区潜伏待机,伺机发展他们的情报网 ,并执行重大侦察任务以策应美军登陆。

为了表达诚意,孙宪还把双方联系的电报密码交给了丁公量,丁公量随后让孙宪使用电台和美军取得联系,让美军空投电台等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接到电报后信以为真,于是利用空投送来了电台和发电机等物资,供高级情报组使用。

这也为丁公量的“反间计”提供了绝佳条件,甚至还由此编造出一条骗了美国人41年之久的情报。

丁公量造假情报迷惑美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成功获得美军的信任后,丁公量在上级安排下组成了一个“逆用电台三人工作小组”[2]。

一方面向美军传达错误情报,另一方面从美军传达给高级特工小组的任务窥探对方意图。

为了确保每一次发给美军的情报不被敌人怀疑,丁公量对情报的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直到完全没破绽后才发给美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美军传递出的情报,丁公量也会让孙宪一起分析,从而了解对方的深层含义

当“逆用电台小组”接到美军打算秘密登陆的情报后,丁公量很快作出了决断,将计就计虚报解放军实力,阻止美军的登陆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就在给美军的情报中写道:“组员裴某已经截获了志愿军机密文件,志愿军在朝人数达到89.6万人,朝鲜人民军也有二十多万人,并为防止登陆作战准备了8个月的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情报部门在接到这份情报后,第一时间交到了艾森豪威尔手中。

这位前美军五星上将在权衡利弊之下,命令克拉克放弃复刻“仁川登陆”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公量造假情报迷惑美军的行为,也得到了罗瑞卿大将的认可和盛赞,称:“这是我军保卫部门战地反情报战的一个典范,其斗争手段新颖、成效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板门店协议签订时,丁公量也被派往板门店参加停战协议的签订,为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做出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大授衔时丁公量被授予上校军衔,之后又调任中科院担任党委副书记和政治部主任,直到2017年因病在上海去世。

[1] 转业到中科院的反间谍专家丁公量:他曾动摇了美军的反攻登陆决心;广州新四军研究会.
[2] 革命老人丁公量;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网.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

#文章首发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