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山东济南大明湖排水分区项目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坍塌事故,事故造成三人死亡。这起悲剧性的事件背后,牵涉到一名24岁的实习生,他因被指未及时传达停工令而承担主要责任,面临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指控。一个刚刚迈出校门的年轻人,就此进入“牢门”,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故回顾

事发当天早上8点左右,挖掘机正在进行挖掘作业,并将挖出的土方堆放在沟槽南侧。最为关键的是,施工现场的支护钢支撑已被取下,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业人员应避免进入沟槽。然而,8点31分,三名施工人员仍在沟槽底部作业。仅仅两分钟后,四块钢板发生位移并倾覆,大量土方突然倒塌,三名人员被土方挤压,导致惨剧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责任追究: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启动调查和问责程序。结果显示,主要责任竟然被归咎于一名实习生王某某。事故发生前一天,总监理工程师范某某因发现沟槽施工与设计不符,支护体系不安全,下达了停工令,并由王某某签收。然而,王某某未能及时将停工令送达施工公司,次日便发生了事故。最终,三人被追究刑事责任,25人被问责,王某某承担了主要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热议:

此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热议,网友纷纷表示不平:

实习期间不具备独立上岗资格,也不应承担责任,实习生的师傅和领导担责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就是干施工的,这事太扯淡了,实习生唯一的错是不该签收监理的停工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的流程是这样的,监理发现有倾覆危险,会第一时间和现场施工员说。要求停工,做好防护,撤出工人。 回到办公室汇报给总监,写监理通知单。停工单监理签发前,一般须要获得甲方的同意。才会签发。从发现到事故,会有2天以上的时间,口头讨论沟通了三次以上了。签发的停工单应该由项目经理签收,属于重要文件,小小实习生是没资格签收这个文件。即便签了,理论上也相当于没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媒体发出灵魂三问

针对这起事故,媒体发出了三大灵魂拷问:

一、是否连夜下达通知?

停工令是12月29日下达的,但是否是事后补上的呢?如果是连夜下达,是否有记录和证据?这是对整个事件真实性和透明度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停工通知如此重要为何未电话通知?

在如此重大的安全隐患面前,仅依靠书面通知是否足够?为何未通过电话等更直接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这反映了管理上的疏漏和对安全问题的轻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实习生是否有导师指导?

一个刚出校门的实习生,是否有足够的指导和支持?在涉及生命安全的工程项目中,是否存在合理的师徒制度和监督机制?这是对施工单位培训和管理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这起事故不仅是对实习生王某某的沉重打击,更暴露出建筑行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从责任分配到安全管理,从员工培训到制度落实,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深思。王某某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但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应促使行业反思并改进,以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建筑行业的发展依赖于每一个从业人员的辛勤付出,唯有健全的制度和公平的责任分担,才能确保安全与公正,让每一个为行业贡献的年轻人不再面临如此悲惨的命运。希望王某某的经历能成为一次警示,推动行业变革,真正实现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