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6月5日讯(记者 薄云峰)今天是农历芒种节气,“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这些条件都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从5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召开的江苏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江苏省供销社紧紧抓住芒种的时令优势,全力做好江苏省供销社,确保打赢今年粮食丰产丰收的“第一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工作扎实推进到农业生产的田间地头,江苏省供销社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专班,印发重点工作任务书,作出具体安排。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深入一线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全系统开展赤霉病统防统治1015万亩次。在夏收、夏种、夏管关键时期,各地供销社迅速行动,制定方案,落实农机具1万多台(套)、烘干机400多台(套),全方位做好检修和调试,全力为“三夏”保驾护航。

做好农资保供,让广大种植户放宽心,没有后顾之忧。江苏省供销社发挥农资保供专班作用,建立周报制度,构建上下联动保供机制,开展“三夏”化肥农药需求摸底,向社会公布49家供销社保供重点农资企业名单,其中8家入选全国总社重点保供企业,加强调度,确保农资供应量足价稳,让农民及时用上放心农资。目前,全系统库存化肥20万吨、农药5000吨。积极推进肥药集采统配工作,今年以来,60个县级供销社已开展肥药集采统配服务面积650万亩,全系统全年服务面积将达880万亩。

多元化夯实载体建设,把农业服务的工作无缝对接到生产一线。江苏省供销社建成运营常州区域农服中心、南京浦口汤泉街道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东台时堰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等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载体,推广“供销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模式,促进技物结合、技服结合,实现业务拓展、创新发展。省本级社有企业苏合农服在泗洪、宿城、射阳、大丰等地设立小麦收储点,计划收储小麦10万吨,帮助农户解决“卖粮难”问题。目前,全系统有700多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350多个生产性服务中心。

聚焦生产托管,积极推动社有企业、基层社等服务主体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导入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和组织形式等现代生产要素,促进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销品牌”。常州区域农服中心首批实施的1万亩水稻耕、种、管、收全托管服务,服务小农户1500多户,可为小农户节约生产成本120万元。今年以来,全系统开展以土地托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974万亩,全年服务面积将达1900万亩。

江苏省供销社聚焦农业强省建设,深度融入全省“三农”工作大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现代农业“耕、种、管、收、储、销、服”全方位数字化管控,促进农产品向优、向绿、向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全省“勇挑大梁”贡献更多供销力量。

校对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