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烂牌的新加坡,为何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国家?

文|清哲木

香格里拉对话会后,让很多人对新加坡刮目相看,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确实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崛起,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金融枢纽。其成功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因素,那这座城市到底是如何崛起的?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新加坡经历了多个殖民统治时期,包括荷兰、葡萄牙和英国等。这些殖民统治带来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为新加坡打下了多元文化的基础。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使得新加坡成为了一个容纳不同文化和民族的社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资本。作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一手缔造了亚洲四小龙——新加坡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里,李光耀带领新加坡在30年内由一个殖民地脱身,一跃成为亚洲最富裕繁荣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的脱颖而出可以说是世界上少有的奇迹,尤其是深入到新加坡早期的悲惨历史以及曲折发展的进程,新加坡的创始领导层及其所建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治理体系既带有比较浓厚的西方国家色彩,学习模仿了西方国家的现代治理经验,但也保留了东方文明的典型历史和文化特性。

新加坡的历史也算是一部抗争史,1819年到1942年属于英国殖民地,1942年到1945年又被日本占领,好不容易将敌军赶出去,1946年英军卷土重来,但新加坡一步步试探着走向自治。直到1963年脱离英国,正式加入马来西亚,但新马合并后,矛盾不断,马来西亚最后驱逐新加坡,1965年新加坡才正式成为一个有主权、民主独立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的新加坡无疑手握一副烂牌,国土面积小,缺乏土地等一些重要的天然资源,人口基数小,既不能拉动内需,也无法为经济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储备。彼时的新加坡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停滞不前,住宅短缺、缺水、治安差等一系列问题让新加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有个词叫"绝处逢生",用在新加坡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在国父李光耀的带领下,新加坡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振兴计划。

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比丘之国到世界奇迹"亚洲四小龙",新加坡的成功离不开新加坡人民的勤劳勇敢,但也不可忽视国父李光耀在政策上的"让步"所以当新加坡被马来西亚抛弃后,很多大国对其虎视眈眈,20世纪60年代,整个东南亚的局势动荡不安,为了国家安全,李光耀选择放弃部分军事主权,寻求大国保护,他就目光投放在了西方大国身上。

新加坡作为英国的远东贸易中枢和军事基地,既是殖民统治的受害者,客观上也受益于此。自19世纪初,英国开始了对新加坡的殖民统治,期间长达一百多年。1819年,英国殖民者莱佛士率领舰队从海上侵入新加坡,迫使当时的新加坡统治者签订条约并割让新加坡给英国,至1824年新加坡已经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新加坡在1946年军事政府的管理结束后,再次成为了英国的管辖区域,这给新加坡重建带来了机会。此时,年轻的李光耀不仅接受了英国精英教育,而且目睹了英国的发展式微,触动了他的内心,后来李光耀成为了新加坡崛起的核心。在后来新加坡大力发展教育、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中,新加坡同样汲取了不少英国的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