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挥来的镰刀,正陷入争吵的德法两国决定暂时抛开分歧,共同对美国发起反击。据环球网报道,德法两国领导人在巴黎举行了午餐会,并就如何应对美国推行的《通膨削减法案》展开讨论,并达成了重要共识。

《通膨削减法案》其实早在今年8月份就已经正式落地,这一法案的核心要点是对新能源产业进行补贴。法案规定,只要是购买来自美国的电动车,或者是电动车的组装、生产是在北美自贸区进行,就可以享受美国政府提供的巨额补贴,而且解除此前一家车企20万辆补贴名额的上限限制。除了消费端外,美国还向本土电动车制造商进行税收减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的这一做法,将使得美国以及北美自贸区以外的电动车制造商,在美国将失去竞争力,这显然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破坏了市场的自由竞争秩序。对于欧洲来说,情况可能更加糟糕,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的供应链受到冲击,而且还面临能源危机,高昂的能源开支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如此一来,欧洲电动车制造商在面对美国同行时,将更加没有竞争力可言。因此,大量欧洲企业开始向美国迁移生产线,不仅可以获得美国的补贴,而且美国的能源价格还远低于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量制造业外流,欧洲将面临“去工业化”风险。欧洲也意识到,美国嘴上将欧洲称为盟友,但为了促进制造业回流,美国挥向欧洲的镰刀一刻也没有停过,欧洲这个老工业区将面临“去工业化”。

当前,欧洲的经济本就处于困境,美国此举无疑是要铁了心要牺牲欧洲来填补自身的亏空,如果欧洲此时还不选择反抗,欧洲的经济将遭遇毁灭性打击。这也是为什么德法在存在诸多分歧的情况下,也要选择合作对抗美国的《通膨削减法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德法两国仍在与美国沟通,并没采取具体的反制措施,但如果美国不肯对欧洲进行豁免,德法有可能会采取和美国类似的补贴措施,届时美欧之间可能会爆发一场新的贸易战。其实除了欧洲之外,中日韩对美国的这一法案也颇为不满。

因为美国电动车制造商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得美国政府发放的补贴,势必会重新调整供应链,尽可能多的选择美国本土供应商,所以这次美国打击的是全球整个电动车产业链。日前,中韩已经向美国方面表达了不满,并且韩国表示有可能会考虑与欧盟、日本联手,向WTO提出申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由于德法在能源以及安全议题上存在分歧,所以外界也质疑德法这次是否能够真正表现出团结。为了更好地度过此次能源危机,德国政府决定对本国企业发放大规模能源补贴,但作为欧盟成员国,德国做法引起了包括法国在内其他国家的强烈不满,因为这会使得欧盟其他成员国的企业,丧失对德国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在安全议题上,德国虽然改变了保守的防务政策,大幅度增加国防开支,但大量军购订单都流向了美国、以色列等国,法国作为军工出口大国,没有收到德国的大订单,自然也会有所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部有矛盾,外部还要面临美国的收割,欧盟的处境可谓举步维艰,这一切都是欧洲放弃军事主权所带来的恶果。而美国现在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收割盟友的做法,虽然短期内能够让美国获益,但这也必然会冲击美国的同盟体系,所以美国现在的所作所为,无异于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