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大的问题在于,明明自己过得一地鸡毛,还偏偏喜欢将北方的中国当作其最大竞争对手,凡事都喜欢和中国比一比,迷之自信地认为“中国行,那我也行”。但结果往往都很打脸。

2007年,英国人戴维·史密斯发表了一本著作,专门论述中印之间的关系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书名就叫做《龙象之争》。

2个相似的国家又分别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这种相同而又不同的对立设定很快在西方媒体获得了一大批的拥簇。作为旁观者的西方认为,中印有着相似的建国时间,有着悠久的古文明历史,更有着差不多的人口数量,二者的对立和对抗将出现戏剧性的结果。不过在“龙象之争”中,大部分国家虽然觉得两者相似,但并不会真的将中印放在一个等级上,毕竟国力差距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国旗

但随着美国站在印度身后,并以一种“捧杀”的方式认为印度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国家崛起已成必然,于是从2020年开始,印度就坚信自己正在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距离“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梦仅剩一步之遥。

所以在最近几年里,有吹美国的,也有吹越南的,更有吹印度的。在这一套逻辑观点中,着重强调了现在的印度就是2006年的中国,因为钢铁产量、基建水平以及能源消耗,与2006年的中国别无二致,这说明印度的崛起有着强大内生动力。所以掐指一算,印度距离中国的差距并不遥远。这些观点无一例外,最终都回到了印度将会成为未来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论调上。

那自命不凡的印度,究竟是否有能力成为中国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呢?这几乎不需要犹豫,就能得出答案,印度想成为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只能说是矮人想登天,痴人说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印两国国旗

美国把印度移出发展中国家行列,本身只是想要把印度推向台前,把中印塑造成竞争对手,用印度去牵制中国。

对印度而言,美国的阿谀奉承只不过是印度在世界大国牌桌上进行游戏的通行证,而不是印度变成超级大国的结果,显然印度本末倒置。

事实上,从印度建国就已经注定,印度的经济发展会不尽如人意,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印度所面临的危机要比日本更严重,毕竟日本只是失去了30年,而印度已经失去了5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日两国国旗

二战后,甘地以 “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赢得了印度的独立,并因此一度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先驱”。一直以来,印度人都将印度的独立全部归结到甘地所领导的独立运动,但明眼人都明白,二战后英国已经日薄西山,根本无法继续维持对印度这块殖民地的稳定统治,于是顺手推舟给了甘地一个人情,自己也以一种体面的方式退出了在印度的殖民。

但是,印度的建国太过于容易,导致印度并没有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内外革命,导致建国后的印度与英属印度时代没有太大区别,印度国内的社会制度依旧沿袭旧社会的模式。

与之相对应的是,印度从上到下依旧将种姓制度奉为圭臬,这依旧是印度精英们统治印度的一种方式,而未经历过土地革命,又导致印度的土地高度向地主阶层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总理莫迪

更要命的是,印度政府和精英人士乃至于底层民众大多并不认为这种分配方式存在问题,反而在宗教加持下,认为这是湿婆罗对自己的惩罚,相较于逆天改命,他们更加希望自己在下辈子的轮回转世中投一个好胎。

尽管如此,在西方国家的鼓吹下,印度这种低人权的社会形态并没有成为西方国家日常抨击的对象,反而成了所谓的“民主典范”。

没有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意味着印度缺乏共同的国家认同。时至今日,印度从上到下的政令就从未有过畅通的时候,部分地区依旧游离于印度中央政府的管辖之外,处于实质性的半独立。而在文化上,印地语作为印度官方语言,整个印度使用的人数甚至不超过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制造业

这意味着不论是从文化上、地理上、民族认同上甚至是宗教上,印度内部都出现了割裂。

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连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解决,不要说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即便是想要维持一个统一的印度都是一个大难题。这一系列原因,都导致印度不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莫迪政府近几年一直在上述问题上进行改革,但整体效果上来看,有,但不多,一些深层次问题莫迪也不敢去触碰。

而深层次的结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印度即使短时间内靠着庞大人口和美西方的扶持,保持高速度增长,但却也无法持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印关系

另外,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印度的经济发展,印度想要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并不是一件易事。以中印两国2022年的经济数据,即便是我们的GDP增速降为0,印度保持2022年6.7%的经济增速,印度最少要到2039年经济发展水平才能与中国持平。况且中国的经济总量是印度6倍,中国GDP总量只需要保持年增长1%,印度以现在地增速也很难追上,所以在短时间内,印度绝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

除此之外,印度的经济结构根本无法支撑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印度社会独一无二的社会结构导致印度的工业化进程异常迟缓,第三产业成为了印度创造GDP的主要手段,一旦国际局势出现动荡,缺少工业化的印度,只能成为案板上的肥肉。

所以,不论以什么角度去看印度,其都不具备崛起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的潜力,如果印度真有这么大的野心,最重要的就是进行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

对于现在的印度而言,其崛起道路上最大障碍是跟不上野心的实力,而这种印度崛起也成了莫迪政府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