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宣布参加竞选后,公布了其竞选宣言,其中他就再度发下宏愿要在2047年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而为了让印度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他表示将赋予青年、妇女、农民和穷人更多的权益,因为这四类人将是助力印度快速驶入发达国家轨道的支柱。

从现在开始算,离2047年还有23年,目前印度GDP为3.49万亿美元,经济增速保持在6%以上的高速。而且按照IMF的预算,在2025年,也就是明年,印度GDP将超越日本,跻身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美中德三国。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印度经济虽然增长较快,但体量相对较低,同时其人均GDP仅有2000美元。而按照发达国家标准,低等发达国家人均GDP要超过2万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在3万美元到6万美元,高等发达国家则是8万美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迪

即使按照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印度也还有10倍的差距,而在23年间,将人均GDP提升10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需要印度完善本国工业体系,将庞大的人口转化为快速发展的动力。而要想实现这些,显然极度困难,即使印度获得美国帮助依然如此。

我们知道,为了打压中国发展,阻止中国的崛起和复兴,美国从前几年开始就不断采取措施妄图逼迫制造业从中国向外转移,比如回流美国,或者向印度迁移,甚至不断炒作印度将会成为下一个中国。

但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即使在美国持续施压逼迫下,全球制造业依旧没能实现大规模向印度转移,这无疑让美印感到失望,同时也戳破了所谓的“印度是下一个中国”的幻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就在最新报道中直言不讳的表示,只有中国才是“下一个中国”,而不是印度。

英媒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共计有3个方面,首先是人工智能投资,中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且在相关技术上也仅次于美国,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使用方面更是令世界瞩目;其次,就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来说,中国已经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一,甚至数量上已接近全球近半。

另外就是在未来新兴产业上,比如中国电动汽车,中国已经做到世界第一,领跑全球。去年中国更是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大支柱和增长点。

当然也有不利的地方,比如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相对的,印度方面在2023年已经超过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且印度国内青年人口占据一半以上,可以说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英媒同时表示,印度经济与中国经济有本质上的区别,有自身的问题。比如印度目前依然是一个贸易壁垒很高的国家。根据世贸组织公布数据显示,2022 年,印度是世界上进口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

当然,除了英媒说得这点之外,在我看来,其他应该还有印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印度政府管理效能低下、印度各邦之间无法得到有效统合等因素,这些都将会影响到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还有印度工业体系不全,以及经济发展的偏科,导致印度经济对国际因素影响的抵抗力较弱,而资本主义国家有其经济周期性,也就是金融危机会一轮接着一轮的爆发,这无疑会影响到印度的发展节奏。所以莫迪所谓的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的说法不过是在放空炮罢了,只是想吸引更多印度选民投票支持他。同时美西方乃至印度自己期待的所谓“成为甚至取代中国”,不过是幻想罢了,至少目前来看,印度先天不足太多,缺乏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