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德国女摄影师赫达·莫里逊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拍摄的豪门大户葬礼全貌。赫达·莫里逊来到中国,怀着好奇的心态,专注于拍摄中国的民风习俗和名胜景色。她背着相机,每天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街头巷尾,一幅幅照片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旧日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摆路祭。一般是在居所周边的宽阔马路上,进行路祭,孝子贤孙们以及家族的后辈要行跪拜之礼,向灵柩告别。属于直系晚辈的,要穿白色的麻衣,头上要戴着白色包袱布折成的帽子,讲究点的还要拿着一根缠着白纸的棍子,称为孝杖,远亲则在胳膊上戴黑纱即可,这就叫做赐杖成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灵后,送葬队伍的最前方必须是撒纸钱的队伍。撒纸钱是中国丧葬文化中的一项重要习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目的是保佑逝者在阴间能够过上富足和安康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魂幡一般来说应该由逝者的后辈来打。但是这支打幡的队伍比较庞大,而且都是统一制式服装,应该是雇佣来壮门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打挽联的队伍,清一色的孩童模样,而是穿着道家的制服,应该也是雇来的。挽联的内容,一般都是对逝者歌功颂德的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抬的纸轿子,意味着丧主家庭的富有。实力雄厚的家庭出殡时,会安排大量的纸质物品,大到亭台楼阁、汽车骏马,甚至是纸人,小到元宝食物等等,彰显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抬棺的队伍。数十人的抬棺队伍,硕大的棺椁装饰,无不体现着丧主的财大气粗。沿途还有小童提着水壶,安排比较周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抬的轿子里放着“母仪足式”四个大字的匾额,这是对逝者一生的赞誉。"母仪足式"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妇德足以为人母的典范,用在丧礼上是表达对已故母亲的哀悼和赞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诵经超度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喜欢道人,有的喜欢佛家,还有的道佛并用,不管有用没用都安排上,寻求一个心理安慰。毕竟极乐世界谁也没去过,一旦有用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就是入土为安了。巨大的棺椁,意味着这里即将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坟墓。

我是“文史悦读001”,点击右上角关注我,每天读点你不知道的历史,鉴往知来,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