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出结果了,莫迪胜选将成为,继开国总理尼赫鲁之后,首任连任三届的印度总理。但是这一次,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算是险胜,跟过去的压倒性胜利相比,这次完全没有压倒性了,意外地丢掉了不少议席,与之前的预期差太多。而莫迪也听到了更多,印度国内针对贫富分化,年轻人失业等问题的强烈批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随着执政根基的弱化,印度政府的政策执行力,也可能会遭到削弱,这为莫迪的第三个任期,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可以说莫迪的执政前景,还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不过莫迪他还算心态好,说我们过去10年做得不错,会再接再厉,失败和成功都是政治的一部分。

这次的选举也算给莫迪上了一课,让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也许并不是印度的救世主,也让他更好看清楚印度的现实,好好审视过去10年来的成绩和问题,反思一下为什么会有大量的贫困阶层,并没有支持他,他为什么会失去压倒性优势?

我们说自从2014年莫迪当上总理后,他的人气就一直很高,莫迪这个人是雄心壮志,也廉洁自律,克己奉公,雷厉风行,给人感觉就好像莫迪没有什么个人私心,很努力,感觉挺有个人魅力的。其中2019年的印度选举中,莫迪更是以压倒性优势获得胜利,那时候真是莫迪的高光时期,当时莫迪还没忍住,吟诗一首,他说我们成长在一起,我们繁盛在一起,我们将建设一个强大包容的印度,印度再次获胜,喊得非常激情澎湃。

确实这10年来,莫迪也为印度做了不少事情,通过市场经济引入了大量外资,大力发展印度制造,而且还通过扩大出口,让印度能够加入到国际的分工中。对内莫迪则积极进行改革发展,积极打击腐败等等,虽然这让印度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大多数项目到最后都是虎头蛇尾,往往口号喊得越响,结果越差强人意。

下面我们就从多方面来看看,莫迪10年来的成绩和问题。首先我们从经济方面出发,莫迪2014年刚上任,就提出了一个印度制造的口号,致力于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制造业,期间印度制造业确实在积极发展,但是随之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印度很多地方基建落后跟不上,缺水缺电,导致很多国际大企业认为,印度一些地区不行,条件跟不上,不愿来。而且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印度为了发展制造业,先把外国优秀企业吸引到印度国内,等他们把产业链发展差不多了,印度学习也差不多了,就打算补贴本国企业,然后对外国企业卸磨杀驴。比如从税务问题上对你下手,来个突击查税罚你钱,因此也吓跑不少国际大企业。

再一个就是印度人口素质普遍不高,不像中国有大量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总之印度人干活效率不高,质量一般,所以这些都成为印度发展制造业的困难。莫迪原计划在2025年,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但是最新数据来看只有15%,离目标还差很多,莫迪口号喊得太高了,所以有巨大的落差,会让印度人产生一种挫败感。如今印度是难得搭上了,全球供应链重组的东风,虽然赶上了时代的红利,但是红利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要是你没有准备红利来了可能也浪费,所以印度一定要解决基建问题,和人口素质的短板才行。

再看经济数据,上10年来印度经济确实取得快速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7年印度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将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三,不过跟咱中国比还差远了。另外国际上不少专家一直在质疑,印度经济数据水分太大,甚至有人说造假,也许这些并不是空穴来风。

说到这儿给大家讲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印度曾一度修改过,GDP增长率的统计方式,然后刚改完第一年,印度的增长率就超过了中国,当时也让印度民众兴奋了一段时间,不过虽说印度进步很大,增长挺快,但是整体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了,大家知道吗?印度人均GDP只有2500美元,跟非常贫穷的孟加拉国是一个水平,印度超过四成国民,都生活在世界银行划定的贫困线以下,看来莫迪政府10年来服务的,更多的还是高种姓富人群体,更多政策还是让这些富人发家致富了,也拉大了贫富差距。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印度贫困阶层,去支持在野党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再看对内改革上,莫迪一上任就大力发展基建,其实这是对的,他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还搞过厕所革命光明计划,国家健康保护计划等等,总之雄心壮志,自信满满,印度人也在莫迪的带领下,像打了鸡血一样,奔着大国梦强国梦就去了。

但结果怎样先说基建问题,印度媒体曾说,印度基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大量的印度农村,还是不能100%用上电,所谓的光明计划也没亮起来,而且印度要建高铁,结果现在征地都是个问题,拖了很久也不见进展。厕所革命更是几乎烂尾,女性上厕所的难题,就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印度农村地区,女性还得跑到离家很远的,荒地或者小树林方便,而且有关治理恒河水方面也非常糟糕,恒河水污染还是很严重,而且当初的新冠疫情,更是击碎了印度的底层医疗。

总之在种姓制度,和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影响下,印度还是普遍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而且低种姓的底层人民确实生活挺困难。

总之很多关于国内的改革在结果上,还是不能令很多印度底层民众满意的。所以大家会发现从莫迪当总理以后,印度的浮夸风就非常盛行,往往口号喊得很响,但做起来却很难,而且整个印度都变得自尊心极强,一直自诩为亚洲强国,甚至幻想超越中国。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很容易让人务虚而不务实。

不过莫迪在机构改革上,还是有一些成绩的,莫迪政府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决策能力,提高了政府效率,而且在反腐败上也取得一定成效。比如实施废钞令等措施,就有效打击了腐败行为。不过印度的腐败问题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印度目前的反腐结果,跟民众的预期相比还是差挺多的,也许也是因为种姓制度太根深蒂固,可能印度政府也不敢去,对那些高种姓贵族下手。

总之在民生问题上,莫迪虽然出发点很好,也很尽力,但是结果却达不到预期,很多事情最终都虎头蛇尾了。其实莫迪政府现在最大的压力,应该就是严重的贫富分化矛盾,也许比起所谓强国梦,印度民众更关心的是,就业、物价和发展等问题,看来莫迪总理在其第三任期间,得更加接地气才行。

最后我们看看10年来,印度在国际外交层面的成绩,印度常打着中立的旗号,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的好处,这也一度让印度赚了不少便宜,比如在俄罗斯被美西方制裁很厉害的时候,印度就曾帮忙俄罗斯倒卖石油,给欧洲赚了不少差价。然而有时候印度也愿意,去迎合美国帮美国办事,其实我认为左右逢源应该不算中立,而是属于脚踏两只船。

你今天跟这个好,明天跟那个好,我觉得像这种墙头草的态度,其实挺令人烦的。如果印度真遇到困难了,可能到时候谁也不会真心帮你要,我说印度要不就去彻底抱美国大腿,要么就好好跟俄罗斯合作,做大东方市场,不然很可能里外不受待见。特别是如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印度国内的未来,也很可能会陷入到动荡之中。

所以这时候,就更需要一个确定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印度还是应该,跟亚洲国家跟东方市场搞好关系,一起发展,不要总替美国办事,甚至不惜因此破坏了跟周围邻居的关系。要我说美国不会真拿你印度当朋友的,他只是把你看成炮灰去利用你,牺牲你罢了。

最后我想说,其实印度很多问题,还是种姓制度和宗教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造成的影响,我认为很多事情不是莫迪办不了,而是换谁可能都办不了,只不过莫迪雄心壮志,当初口号喊得太响了,以至于如今很多没能完成,才给了大家有一个落差感,就觉得莫迪可能不行,但实际上莫迪真的非常努力,只不过他目标定得太高,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别。所以10年来莫迪要打造的强国梦,才显得太脆弱,没有很多实际的支撑。我认为印度未来要想发展得踏实快速,还得务实,并且先从改变教育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