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轮胎行业诈骗案层出不穷,引得行业人心惶惶,影响极为恶劣。犯罪分子诡计多端,有利用先货后款行业潜规则到处行骗的、有冒充客户采购的、有低价诱惑的,甚至还有利用AI行骗的......

车辕车辙整理近期重点轮胎诈骗案例,各位老板遇到此类情况一定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轮胎电信诈骗

在部分网站上,有一些轮胎行业的小广告,打着“一站式汽配用品供货中心”的旗号进行诈骗,除轮胎外,机油、蓄电池、刹车片等等品类也都销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站页面截取信息

这类公司往往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产品诱惑门店老板下单,车辕车辙此前曾做过电话暗访,诈骗人员声称,205/55 R16的法国一线品牌拿货价363元,同时可以多品牌多规格混搭进货,但首次拿货有一个10万元起订的门槛订货的需到公司面谈(签合同)。

当我们问及三包理赔政策时,该公司表示由厂家负责。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在被问及由谁发货、有没有厂家的授权、会不会构成窜货等问题时,客服人员的回答也是模糊不清,且反复让我们到该公司陕西咸阳的总部面谈

我们找到该公司所谓有合作关系的轮胎厂,厂家负责人直言:“这种绝大部分都是骗人的,签的合同都是坑,打官司都赢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透露,这种公司先找到厂家代理商拿货,然后以低于代理商的价格对外销售,然后通过合同中的文字陷阱坑骗门店。等发现后已为时已晚,门店老板们只能自己咽一肚子苦水。

AI换脸、换声诈骗

随着AI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犯罪分子也利用这一手段进行行骗。近期,包头、上海、温州等地均出现了AI诈骗的案例。

受骗人小到门店店主,大到企业老板,诈骗金额有的甚至达到几百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犯罪分子通过微信视频的方法,利用AI换脸、换声联系受害者,要么借钱,要么进货,受害者基于对“客户”的信任,加上对已经视频聊天“核实”的身份,极易上当受骗。

此类新型诈骗方式极为难防,因此在涉及到大额交易时,老板们尽量面谈,如实在不便,可通“套话”的方式确定对方是否为“本人”,多留个心眼,无论对方是谁!

假冒客户,采购轮胎

此类案件发生较多,多为犯罪分子冒充企业、单位工作人员,以采购轮胎为由实施诈骗。

5月31日,浙江省舟山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通知,该市连发两起冒充企业工作人员采购轮胎骗局,共计损失6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诈骗分子冒充企业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个体工商户,谎称要购买轮胎,谈妥后又称急需采购一批特定物资(该物资不在受害人经营范围或规格内),可提供供货商(骗子假冒)联系方式,以不方便出面、有矛盾等借口要求受害人帮忙采购。

诈骗分子会以虚假转账截图、延迟到账等理由诱导并催促受害人先行将订金或货款支付给“供货商”(骗子假冒)。等受害人发现钱并未到账联系对方时,诈骗分子已将其拉黑并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份,昆明市的张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某区消防救援大队“领导”的电话,要采购一批轮胎和电瓶。张先生一听,这个采购量挺大,利润诱人,便答应了。

但“领导”表示,有一家熟悉的合作商,价格比较便宜,请张先生代为中间采购。于是张先生按照“领导”提供的联系方式,跟“合作商”取得联系,对方表示需要先转订金。为了维护客户,张先生便给对方转了40000元,之后却发现自己被拉黑。

无独有偶,另一位伍先生也被“武警支队”以采购为由,骗取1万元......

车辕车辙提醒,接到陌生人的大额订单时,不要被高额利润诱惑,请保持清醒,在没有当面确认或多方核实的情况下切勿垫付不要轻信对方发送的电子回单、转账截图,均可造假,以实际到账为准。

先货后款,最为“致命”

据车辕车辙此前报道,上海轮胎圈也发生一起大型诈骗案,不法分子杨某通过高价签订订购合同,引诱门店送货,利用行业潜规则先送货后付款,在拿到轮胎后立马以低价抛售套取现金,并拒绝给供应方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相关维权群内,已经有近20名受骗者,且数量还在不断上升。

由于诈骗分子通常游走于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的灰色地带,目前,该案处在收集证据阶段,具体金额和案件定性暂未确定。

目前众多受害人已经联合将杨某告上法庭,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有关领导也已介入,推进案件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轮胎经销利润微薄,赊销本是无奈之举,代理商用真心换来的却是欺骗,令人唏嘘。希望警方加快侦结,尽快帮这数十家轮胎经销商追回血汗钱;更呼吁广大轮胎人以此为鉴,提高警惕,谨慎交易,莫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