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4年,皮定均到江西检查部队工作,见一工地上竖立着太多面毛主席像后,皮定均特意提醒干部:不需要太多。怎知干部执着要竖立毛主席像,他的做派让皮定均大怒,扬言要开除此人。

干部执着竖立毛主席像,皮定均开人

想要将工作落实到位,就必须亲自去了解,明白这一点的皮定均凡到部队检查工作,他总是要抽出大量时间深入工厂、农民,和工人、农民进行调查研究。

1974年下半年的一天,皮定均到江西检查部队工作,路过长汀,便打算顺道了解下位于闽西根据地的长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长汀县委书记武冲天是皮定均的老友,一见面,皮定均就幽默地说:“都说长汀有个武冲天,我就是专门来找你的,想看看你干劲冲天干得如何了。”

“好啊好啊!欢迎你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冲天以为皮定均就是走个过场,顺便看看,结果没想到皮定均竟然来真的。为了了解当地的真实情况,皮定均拉着武冲天跑了十几天,这些天里他们总共转了8个公社、20个大队。

当皮定均看到策武公社德田大队的防洪堤工程,工地上熙熙攘攘围着很多工人,土地上还插着红旗,旗子随风飘扬,靓丽的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亮眼。

工人们一个个铆足了劲,推着土车在工地上来回奔跑穿梭,看着各种器材在工地上奔波着,看着大家精神饱满的状态,皮定均十分感动。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看着这些辛劳的工人们,皮定均也能猜测到他们的领导是怎样的人。

在调查期间,皮定均了解到即便是干部、社员、工人全部拼力劳作,到汛期前也是没有办法按时交工,为了减少工地所有人的压力,也为了项目尽快落实,皮定均特意让秘书通知军区工程兵:你们去调来一个工兵连,帮着他们一起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到了另外一个改河造田的工地上,皮定均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皮定均究竟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皮定均来到这个工地上后,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四五亩的河滩上,竖立着10多面毛主席像,四周还有10多块毛主席的语录牌。

一位大队干部来跟皮定均汇报工地情况,他一上来,就先给皮定均背诵了一段毛主席语录,这一举动让皮定均感到奇怪,毛主席的语录跟工地改造有什么关联呢?

大概这位大队干部十分钦佩毛主席吧,所以对于他的背诵,皮定均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背诵完后,这位大队干部开始介绍工地如何大批促大干的情况。

但他说的很多话都没落到重点。

皮定均打断他的话问道:“你们改造的这片河滩有多大的面积?需要用多少工?河滩改成田,河床留有多宽?要是突发洪水,改造好的田会不会被淹没了呢?”

皮定均抛出的一连串问题让这位干部哑口无言,最后磕磕巴巴说:“我们有具体计划的,你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干部模棱两可的回答显然不能让皮定均放心。

皮定均突然想到刚才看到的许多毛主席的像,便特意提醒这位大队干部:“不要竖立太多毛主席的像。”

对于皮定均的提醒,对方不屑一顾,摆摆手说:“你顾虑太多,这些都是大队革委会作出的决定。”

大队干部的固执让皮定均顿时火冒三丈,他严肃说道:“你作为工地指挥员,结果连最基本的这些内容都不知道,你还怎么指挥?我不让你竖立这么多毛主席画像,自然是有原因的,你在不熟悉数据的前提下,竖立这么多毛主席画像,难道不怕下雨刮风淋了他老人家,吹了他老人家?”

见皮定均这般生气,大队干部一脸慌张解释道:“关于这部分,大队革委会有自己的考量,如果真的遇到下雨,我们就收起来……”

见干部依旧这般固执,皮定均一脸怒气地说:“你这就是形式主义,往后要把精力用到实干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后,皮定均让武冲天重新调查这位干部,果不其然,他上台的真实原因存疑,再结合之前的种种,皮定均下定要开人的决心。

那天,一脸怒气的皮定均找到武冲天,他严厉说道:“他那样的干部实在不能用,将来会出大事件的,就拿眼下的项目来说,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最终遭殃的全是百姓!而且,在毛主席像一事上此人太固执了,太形式主义了!武冲天,你必须把他给我开了!”

武冲天采纳了皮定均的意见。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皮定均是位做事相当有原则的人,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毛主席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不允许任何人做出不利毛主席的事,即便那只是毛主席的画像。

毛主席给皮定均的“特殊待遇”

皮定均和毛主席的革命友谊诞生于长征路上。

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东南的达维,皮定均所在的部队和红一方面军胜利汇合,当时身为红四方面军负责人的张国焘自以为自己统帅八万多红军。

野心膨胀的他故意把矛盾引到中央这里,口头上同意和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北上,会后却处处作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9日,张国焘背着毛主席和党中央,电令右路军政委陈昌浩率领右路军南下,目的就是将矛盾激化,担任右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得知此事后,立刻上报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周总理等人连忙召开紧急会议,避免红军内部的冲突。

第二天,张国焘给出大动作,他居然成立了伪中央,担任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红军大学教导师第二团团长的皮定均,在刘伯承的影响下,坚定站在了毛主席这边。

毛主席和皮定均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

1973年12月12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大军区司令员相互对调的建议。

1973年12月22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为了加强军队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使军区主要干部交流经验,熟悉更多地区的情况。

经过对方考虑后,决定实行八大军区对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次大换防中,其他七位司令员都被调往到比较陌生的新军区认知,只有皮定均一个人是例外。

皮定均依旧前往他熟悉的福州军区。

军委之所以让皮定均回福州,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福建前线情况很复杂,而皮定均之前在福建军区就职过,他熟悉福州,了解福州。

其次,皮定均各方面都很优秀,让他回去也有利于稳定。

军委将皮定均调回福州的文书上报给毛主席,毛主席毫不犹豫,大手一挥写下俩字:同意!

由此可见,毛主席非常信任皮定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送上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悼念花圈

1976年7月的一天清晨,刚做完眼睛手术的皮定均此时正在家里吃着早餐。

匆匆吃完饭后,便乘坐吉普车出发去部队,就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路边广播里传来了一阵阵冰冷的声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朱德同志不幸逝世……”

皮定均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但事实就是事实。

稳定情绪后,皮定均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距离东山岛海域大规模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必须圆满完成任务。

为了抓紧时间,皮定均选择乘坐飞机赶往现场,由于夏季气候变化多端,导致耽误了飞行时间,后面为了能顺利抵达,李副军长临时规定了一条飞行航线,并提出自己“压座”。

结果没想到,这架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不幸遇到空难,全机13人全部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皮定均的突然逝世让毛主席悲痛万分,这一年,他失去了周总理,失去了朱德,又失去了皮定均……在皮定均将军的追悼会上,毛主席送上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悼念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