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孝2继3德光,4章5周6金刚!”指的是能与火山王杨衮一战的6个高手:李存孝、高思继、耶律德光、王彦章、高行周和王金刚,他们之‬中‬有‬1人‬的本‬事‬太厉害,能力不‬输‬李‬元‬霸‬;有‬3人‬能‬战‬胜曾‬日‬不‬移‬影‬连‬败‬36员‬唐‬将的‬王‬彦‬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山王杨衮,金刀杨会的儿子,杨家将的鼻祖。他从小随父学刀,不过,他心中更喜欢的,却是那灵动飘逸的枪法。于是,他毅然拜了“北霸六合枪”传人、被誉为“花枪手”的夏书湮为师。

夏书湮见杨衮天赋异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道:“你既有心学枪,我便倾囊相授。”杨衮心中激动,连连点头。他勤奋刻苦,日夜苦练,很快便将夏书湮的花枪之技全部学会了。

夏书湮将杨衮叫到跟前,对他道:“衮儿,你的花枪之技虽已深得为师亲传,但为师年轻的时候由于只贪图枪法变化,只挑了六合枪中的巧枪和易变的招式学习,因此并没有学全整套的六合枪。为师见你天赋异禀,不愿你的本领止步于此,你可去寻我大哥‘神枪手’夏书棋,他的枪法造诣远胜为师。

杨衮闻言,心中向往不已,遂踏上了寻找师伯夏书棋之路。然而,世事难料,杨衮寻夏书棋不遇,却意外遇到了夏书棋之徒高思继。

高思继见杨衮气质非凡,主动提出愿意代师传枪教他“北霸六合枪”及自创的“高家枪法”。

杨衮感激不已,日夜苦练不辍,枪法突飞猛进。高思继看得连连赞叹:“好!这一招使得恰到好处,不错。继续努力,日后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秋之夜,杨衮与师兄高思继煮酒论英雄。当得知李存孝是当世的天下第一之后,年少轻狂的他决定去挑战,结果输得一败涂地。不过,他也因此懂得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于是决定二次学艺。

在他不懈努力之下,终于找到了师伯夏书棋,学得老夏家压箱底的绝技“三十六路盘肘枪”,并得岳父“百丈老人”金良祖传授“走线铜锤”绝技。至此,杨衮集“残唐三绝”于一身,武艺与昔日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当他得知师兄高思继被王彦章用回马枪挑杀后,他义无反顾前往复仇,与高思继之子高行周等人一起到鸡宝山,逼死王彦章,成就一段“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的佳话。

后来,武艺更加精进的他,二下河东,收服河东三十六寨人马,成为“火山王”,带领火山军,帮助结义大哥刘知远击败辽国“四宝将”耶律德光,威震四方。

刘知远邀请杨衮到汴梁担任要职,杨衮醉心武学,淡泊名利,拒绝了。他回到火塘寨,潜心研究天下名枪,终将各家之长融为一体,创立独步天下的杨家枪法,成为一代武学宗师。至此,当时的天下第一,已非他莫属矣。

再往后,在教八个孩子练习杨家枪法时,杨衮始终铭记高思继的恩情,因此在教枪法中的绝招时,总是先教给义子杨继亮(高思继的孙子高怀亮)。也因此,让不明真相的杨继业感觉很不公平,愤慨之下,弃枪学刀。而杨继亮由于得到杨衮的悉心授艺,枪法在八兄弟中,就数他练得最好。后来,他认祖归宗,改回高姓,便是大家熟知的高家将中枪法超级厉害的高怀亮。

高怀亮凭借厉害的本事,很快便成为了赵太祖麾下的第一猛将,在征南唐时立下赫赫战功。可惜,他由于屡屡获胜,有了骄傲的心态。在与罗英交手时,又由于一直占尽上风,所以失去了警惕,一时大意,重蹈了先祖白马银枪高思继的覆辙,被罗英用回马枪挑杀。

高怀亮的儿子高君佩得知父亲死在罗英之手,就想前去为父报仇,被伯父高怀德拦住了。他冷静下来后,知道凭自己的本事,确实难胜罗英。于是,他到火塘寨去找“爷爷”杨衮,杨衮传授了他三手绝命枪,他凭此成功打败罗英,报了杀父之仇。不过,他并没有杀罗英,因为他知道,在战场上各为其主,并不能全怪罗英,罗英很感动。

高君佩只学了杨衮三手绝命枪,便能打败罗英,杨衮的厉害,可见一斑!

既然杨衮如此厉害,在他的那个时代,有没有人能与之一战呢?

有的,大概有以下6个高手能与他‬一战。他们就是开头提到的“1孝2继3德光,4章5周6金刚!”两句话中的李存孝、高思继、耶律德光、王彦章、高行周和王金刚。

那‬这‬6人‬各自都有哪些厉害的本事,他们为何这样排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孝:指排名第一的是李存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存孝,晋王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太保。他擅使一根重达800斤的禹王神槊,与隋唐十八条好汉中排名第一的李元霸一样,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

他是残唐十六杰中排名第一的猛将,他的实力与李元霸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人觉得他的实力更在李元霸之上!因为他与别人交手,经常都只用一个回合便生擒或者斩杀对方了。能与之交手超过几十回合的,一个也没有。

而李元霸不仅与罗士信打了上百个回合,还打了个难分难解。更有那枪绝罗松,他能一枪挑开罗士信与李元霸的两样兵器,说明他其实也是拥有与李元霸一战的能力的。所以,对比之下,还是李存孝更厉害一些。

李存孝为什么那么厉害呢?原来他曾在铁笼山跟随世外高人学艺多年,十八般武艺皆很不凡,尤其“三十六路霸王槊”,更是深得高人的真传。下山之后,每战无不克捷。

特别是征黄巢的时候,他所立的功劳无疑是最大的。他作为破巢元帅晋王麾下的前部正印先锋,一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活捉邓奎一家四人,活捉其中三口;一回合活捉彭白虎、一回合生擒孟绝海、一回合生擒邓天王;一回合打死班翻浪,不四合杀死葛从周麾下耿彪、崔受、张龙、李虎四将。吓得“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的葛从周,连摆76座连珠阵拦截他,但被他逐一攻破。之后,他又带十八骑攻入长安,火烧永丰仓,打死黄巢弟弟黄珪,箭射黄巢平天冠,威震长安!

后面,黄巢麾下的大将齐克让、柳彦璋、景祥、柳彦随、葛从周、尚让、傅道昭等人,一见到李存孝的旗号,连黄巢也不顾了,连忙逃命去了。最终,李存孝逼得黄巢在灭巢山自刎而死。

唐僖宗为了表彰李存孝的功劳,唐僖宗钦点李存孝为“恒勇无敌将”,还让人给他打造了一面无敌金牌。这一来,就引来了很多挑战者。罗弘信、罗兆威,还有黄河边的王彦章等人都曾挑战过李存孝,但无一人能在李存孝马前接住三个回合。

当时还年轻的杨衮,也在听了师兄高思继的话后,对李存孝很不服气。他想:“恒勇无敌将?难道他真的可以永远无敌?我偏不信,我要去打败他。”想毕,他偷偷留下书信,单枪匹马就赶去太原找李存孝PK去了。

那时候杨衮刚从高思继那学全了整套的北霸六合枪,枪法都未练得精湛。而李存孝可是能比肩、甚至超越李元霸的“超经英雄”,别说杨衮学艺未精,就算学得如臂指使,那也是难与李存孝相提并论的。这不,他们两人表面上是大战了十几个回合,其实那是因为晋王见杨衮连胜他麾下十二个太保,起了爱才之心,想将杨衮招至麾下,因此再三叮嘱李存孝手下留情,更不能打伤杨衮。

杨衮不明就理,还真以为李存孝就那点本事了,所以,在交手时还嘲讽李存孝:“就凭借你这本事,还敢称恒勇无敌将?

李存孝一听,大怒,所以他就发力了,只两个回合,便将杨衮走马活捉了过来。

杨衮这才知道李存孝的厉害,但他面对李存孝问他服不服,他照样不肯服软,他说:“我不服,有本事你就摔死我!”

李存孝心想:“摔死你,那义父不生气才怪,不过,看你这么‘嚣张’,不给你一点教训,你还怎么知道我孝哥的厉害?”想着,他就想摔痛杨衮,以示惩戒。没想到,杨衮之所以那样说,他早就做好准备了。因此,李存孝将其往地上一摔,他连忙在地上来了个就地十八滚,趁机溜之大吉。

2继:指排名第二的是高思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思继,初代高家将,高家枪的创始人,在当时有“天下第一枪”之称。他在李存孝夜袭五侯寨,一槊打败金刀赫连铎,独战28将——打死其中13将,吓跑另外15将之后,来到阵前。他得知结义兄弟赫连铎被李存孝一槊震伤,于是,催马去唐营要找李存孝为义兄报仇。不曾想,李存孝生病了。

晋王派其他的战将出去战高思继,派出一员又一员,根本没人是高思继的对手。结果,两天时间,高思继连败晋王72阵!李存孝知道后,带病出来与高思继交手,两人交手一会之后,李存孝奋力一槊砸开了高思继的长枪后,突然伸出长手将高思继活捉了过去。那便是评书中李存孝病挟高思继的桥段。

李存孝从与高思继的交手中,看出了高思继的武艺不几之处,所以,他虽然生擒了高思继,但对高思继很敬重,他不仅与高思继结为异姓兄弟,还劝高思继留下来与他一起在晋王麾下效力。高思继初次被人打败,便败得这么惨,他知道凭借自己的能力,永远不可能是李存孝的对手,所以,他对继续在沙场征战,已经心灰意冷了。所以,他谢绝了李存孝的邀请,说:“ 不了,我不想再为任何人效力了,我要回到老家去,耕田度过余生更好。”

从上可以看出,高思继的本事是非常强的,如果他与师弟杨衮在战场相遇的话,他肯定是有能力与之一战的。

3德光:指排名第三的是耶律德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耶律德光,辽国的老狼主,耶律阿保机的次子,以武勇著称,刀法凌厉,武艺超群。他自小便随父亲耶律阿保机四处征战,少年英雄,年仅弱冠便立下赫赫战功,让人赞叹不已。当他成为三军主帅后,更是威风八面,所向披靡。他率领军队攻取平州、幽州等地,令张崇、赵思温等名将皆成为他的阶下囚,他的战绩传遍四海,威名远扬。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对这位英勇的儿子十分满意,特赐宝马、宝盔、宝甲和宝刀四样宝物以彰其功。也因此,耶律德光也有“四宝将”之称。

后来,他又多次挥师南下,中原的很多猛将,在他的刀下纷纷倒下。即便是枪法精湛的高行周和会一手“走线钢鞭”绝技的佘表两人联手,亦难伤其分毫。

直到遇到火山王杨衮,他才算遇到了劲敌。由于其有宝盔、宝甲,枪刺不入,因此两人在战场上连番厮杀,难分胜负。后来,小诸葛呼延凤设计,命人盗取了他的四宝,没有这四宝在身,加上杨衮又会老夏家以前从不外传的“三十六路盘肘枪”,他最后终于败在了杨衮的火尖枪下。

4章:指排名第四的是王彦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彦章,打遍黄河两岸没有敌手的猛将,他在残唐十六杰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排第一的李存孝。那他为何排在李存孝、高思继与耶律德光之后呢?

首先,李孝孝就不用说了,他作为当时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与人单挑从来就没有败过。王彦章生平最怕的就是李存孝,他曾两次挑战李存孝,两次都是一两个回合惨败。因此,他曾发誓只要世上有李存孝一天,他就永不“出世”!后来李存孝死了,他立马就出山。因此才有“早上死了李存孝,中午反了王彦章”之说。

其次,他的战绩与枪法皆不能与高思继相比。先来说一下他的战绩,李存孝死后,他在一天之内连败晋王手下36员唐将,这是他最辉煌的战绩。而高思继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连败晋王72阵。所以,相比之下,无疑还是高思继要更胜一筹。

再来看他的枪法,他的枪法也是不及高思继的。

为何高思继明明死在王彦章的枪下,却说王彦章的枪法不及高思继呢?

因为,当时有“天下第一枪”之称的就是高思继,而高思继的枪法中,最出名的便是回马枪。王彦章在与高思继大战三天,难分胜负后,他突然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中的一句话“善游者溺,善骑者坠”。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擅长游泳的被水淹死,擅长骑马的从马上坠落而死,引申为一个人越是擅长哪一方面,最后往往可能会因为大意而死在他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于是,第四天,王彦章在阵前率先使出了高思继最擅长的“回马枪”。

这“回马枪”是一招败中取胜的招式,使用的时候要先装败,引人来追,然后等别人追近了,突然回马,杀别人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高思继见王彦章败走,他根本没料到对方会用自己的成名绝技对付自己。因为并不是王彦章装得有多像,而是因为王彦章在与高思继交手时,本来一直就是处于下风的一方。所以,高思继根本不加提防,等到发现对方使出回马枪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躲闪了。所以,他是败在自己的大意之下,而不是败在技不如人上面。如果他不大意,他与李存孝,还有耶律德光,他们3人都是有能力战胜王彦章的人。

至于耶律德光,因为高思继的儿子高行周的枪法是深得其父高思继的亲传的,而且杨衮还曾指点过高行周高深的枪招,所以,高行周的枪法不说超越高思继,至少也是相差不多的。而会一手“走线钢鞭”绝技的佘表,他的武艺也是很高强的,他还用“走线钢鞭”打败过女婿杨继业。所以,从耶律德光一人能敌高思继的儿子高行周与佘表两人的联手,就能看出他的武艺也是要高于王彦章的。

所以,王彦章虽然勇猛,但在李存孝、高思继、耶律德光等3位能战胜他的高手面前,他还是相对显得黯淡了一些。

不过,王彦章作为名列残唐十六杰中前二的高手,他肯定是有能力与杨衮一战的。其实,他们在书中就曾经战过,只是那次由于是与高行周等人为高思继报仇,是多人大战高思继的,并不是两人单挑。再说那时候的杨衮,武艺还没有完全学好,杨家枪也没有创出,如果那个时候,他与王彦章单挑,落败的一定是他。

5周:指排名第五的是高行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行周,高思继的儿子,他的枪法深得乃父的真传。后来,他又得到了杨衮的指点,枪法更上一层楼。由于杨衮痴迷于武学,在打败耶律德光后,就返回火塘寨潜心研究枪法去了。所以当时在沙场征战的人中,枪法最好的就要数高行周了。

在义兄刘知远的手下,除了高行周,还有一个叫郭威的,他与高行周一个外号叫郭雀儿,一个叫“高老鹞”,两人是刘知远最为倚重的猛将。郭威有时候在阵前打不胜的对手,只要高行周出马,那人就会落败,长期以往,郭威就有点忌惮高行周了。后来,他当了后周的皇帝后,还特意叫赵匡胤去取了高行周的首级。结果,郭威见了高行周的首级后,还吓出病来了,最后一命呜呼。因此,在演义评书中又有“死鹞子吓死活家雀”之说。

高行周和杨衮其实有交过手,在杨衮到高升店住宿的时候,与高行周一言不合,打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后面两人一见,彼此的枪法怎么一模一样的,于是互通姓名,才知道大家都是自己人,于是就止战了。从中可以看出,高行周也是有能力与杨衮一战的。

6金刚:指排名第六的是王金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金刚,王彦章的堂弟,外号叫“七星太岁”。他从小与王彦章一起习武练枪,因此,枪法也十分精湛。世上就是有这么巧的事,此人正如云南昭通府的任堂惠长得和杨六郎一模一样一般,他与杨衮也长得非常像,因此,有“假杨衮”之称。为了让刘知远和杨衮不和,北国老狼主特意将他请来,让他冒充杨衮去劫刘知远的粮草。

后来,真假杨衮在战场上相遇,两人大战五十多个回合,没分胜败。最终,还是火山王杨衮技高一筹,将王金刚走马活捉。

王金刚最后虽然被活捉落败,但他也得到了杨衮的敬重,两人还结成了异姓兄弟。他能与杨衮战个五十多个回合后才被生擒,说明他虽然本事不如杨衮,但与之一战的能力还是有的。不过,相对以上5人,他的本事就要落后很多了。所以,他只能排在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