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6年筹建,正式设立

深圳理工大学获批设立,今年将招首批本科生

6月5日,南方+从深圳理工大学获悉,5月30日,教育部已正式发函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   《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深圳理工大学的函》指出,深圳理工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函中指出,希望学校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积极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据悉,学校今年将在广东省内招收首批本科学生,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

解读:万亿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而作为万亿城市中的塔尖之一,深圳当前GDP已经接近3.5万亿元。但和处在4万亿台阶的京沪相比,年轻的深圳还有不少短板要补,比如教育。

早在2018年初,深圳主要领导就曾公开表示,高校是深圳教育事业的短板,与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不相适应,正在加大投入。到了当年末,深圳市政府便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协议书》。

放眼国内,大学办科研机构多,科研机构办大学少,而深圳理工大学的特色就是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机构建设,这也是一些国际一流大学所采用的发展模式,比如麻省理工学院与林肯实验室、芝加哥大学与费米实验室等等。

事实上,深圳理工大学的获批设立,也是为了探索出一条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壮大的新路径。如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院院长樊建平所说,学校计划10年建成“深圳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年建成“中国的‘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

伴随着近年来不断加大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深圳十年新建高校8所,全市高校数量达到17所。此外,深圳还印发《关于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实施方案》,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大力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目前,深圳高校正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脑科学、低空经济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

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的专业设置就是一方面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重点发展交叉学科;另一方面瞄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重点发展新兴学科,聚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

尽管今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但经过近6年的筹建,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机构,深圳理工大学已经初步试行多轨人才培养机制,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等QS排名前100的高校累计联合培养硕士1300多名,博士400多名。

#动向

全国首个,江苏发布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联合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局印发了《江苏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这是全国首个省级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根据《规划》,江苏将全力构建一个“2+N+X”的算力网络梯次多元布局,即建成南京、苏州2个国家级核心算力枢纽集群,N个省内城市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智算中心)和X个边缘计算节点。

山东2025年末智能建造应用场景16市全覆盖

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大力推进山东省智能建造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 ,明确到2025年末,山东省将培育30家以上智能建造骨干企业,累计打造200个以上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和项目,适宜技术在大中型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占比达到30%,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实现16市全覆盖。

重庆至贵阳高铁获批,时速350公里

近日,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发布有关公告称,重庆至贵阳高速铁路勘察设计项目已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和改革部批准建设,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这意味着重庆至贵阳高铁已正式进入前期工作阶段。根据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规划,重庆至贵阳之间规划有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建成后两地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将从两小时左右缩短至1小时左右。

两部门发文推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提质扩面

据交通运输部官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申报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推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提质扩面,与前两批城市协同互补、互相促进,分布更加平衡合理。

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增强跨区域交通资源配置能力。巩固和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保障能力,同等条件加强支持尚未覆盖且具备实施条件的省份。鼓励产业关联度高、货运物流一体化运行需求明显、通道连接紧密、合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跨省联合申报。

#声音

长沙推行购房服务指引 鼓励房企自愿实施“购房无理由退定”

日前,长沙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发布《关于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愿实施“购房无理由退定”承诺服务指引的通知》,鼓励开发企业自愿实施“购房无理由退定”承诺,对实行“购房无理由退定” 的开发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购房无理由退定”诚信名录库。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是对购房者权益的重要保护,有利于增强买家的信心,也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标志。

通知明确,“购房无理由退定”承诺是指购房人因购买新建商品房需要在支付购房定金后,可以按照开发企业承诺的退定金时限申请退购房定金,且无需说明理由。“购房无理由退定”承诺,坚持政府鼓励倡导、企业自愿、承诺即受约束的原则。开发企业向购房人作出“购房无理由退定”承诺的时限不少于七日(含七日),具体时限由开发企业自行确定,并在销售现场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数读

2023年生态环境“成绩单”发布:339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好于年度目标

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保持长期向好态势。

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2023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0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 59.9%。全国优良天数比例为85.5%,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为86.8%,好于年度目标0.6个百分点。

2016年至2023年,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83.1%升至85.5%,上升2.4个百分点;全国城市环境空气PM2.5平均浓度从42微克/立方米降至30微克/立方米,好于年度目标近3微克/立方米,“十三五”以来累计下降28.6%。

#放榜

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近七成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上升

6月5日,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发布2025QS世界大学排名,本次排名中,中国方面共有107所大学上榜,仅次于美国,近7成中国内地大学排名上升;清华大学重返全球前20;北京大学排名进一步攀升。五所中国内地高校跻身全球前50,其中四所排名有所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

图片来源:高绩

中国内地高校在研究影响力方面表现出色,彰显其雄厚研究实力。中国内地在拥有十所或更多上榜大学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中,以最高的师均论文引用得分(61.5)脱颖而出。这表明中国内地高校在研究产出和全球学术影响力上表现强劲。中国内地高校还在国际研究网络得分(51.7)上表现突出,彰显其广泛的全球研究合作水平。

本期编辑 | 杨欢

*题图来源:摄图网501422268 *城市进化论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