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都以为是购房者不买房了,其实从源头端来看,房企拿地的积极性也是比较低迷的,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房企现在卖房困难,自然想有更多的钱去拿地也是不太容易了,只能说,现在不仅是购房者难,房企也确实不容易。

整体来看,1-5月仍然有近七成的房企尚未拿地,拿地的房企还是主要集中在销售30强的央国企身上,很明显,连一宗地都不拿的房企,可以说完全就是在卖存量房的库存了,一旦卖完了可能就不会继续开发新项目了,因为房企的主要收入就是来自于卖房,没有房子的销售了,现金流的回流是很难的问题。而从房企拿地的信号也可以看出来,市场要马上触底回暖还是小概率的事情,因为春江水暖鸭先知,参与土拍的房企肯定会比普通购房者更先有积极的动作,而现在还没有的话,作为普通的购房者其实就完全不用特别着急,因为517新政杠杆过去二十天了,看看销量上涨的城市还是少数,多数的城市依然是不太乐观的局面,这已经可以说明很大的问题了。

而根据克而瑞的数据来看,1-5月拿地金额在TOP10的房企投资额已经同比下降了36%,去年的同期的时候有11家房企拿地超过了百亿元,而今年同期只剩下7家了,这个跌幅和投资额的跌幅也是差不多的;而拿地最多的榜首房企在1-5月只有239亿元了,去年同期是500亿元,可以说差额还是巨大的,差不多是腰斩的减少。

所以说现在的房企还敢于拿地的确实是稀缺的,像之前大家口中的优等生万科,现在连拿地前10都排不进去了,直接掉落到了第33位,只拿了23.8亿元,而上上周也是被评级机构再度下调了评级,可以说如果后续不再继续拿的可能性都存在了,当然,现在还是央国企拿地主力,只是也缩水了不少,像招商、华润、建发等五月拿地金额都缩水超过了一半,拿地的销售比也在0.2以下了,而百强房企前五月整体的拿地销售比只有0.15,也体现出了极低的投资意愿。

而截止5月27号,全国300个城市5月的经营性土地成交仅为3346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几乎腰斩了,而热度方面,重点成交优质的地块成交占比明显下降,溢价率也下降到了2%,比4月份是下滑了2.1个百分点,而流拍率方面来看,5月的土地流拍率为24.5%,环比是大增了11.6个百分点,已经创下了自2022年以来的新高了,可以说,每拿出四块地里面就有一块出现了流拍,而重点城市的集中供应量明显减少了,已经很多城市已经不太敢轻易拿地出去土拍了,或者都会拿一些压箱底的地块出去了,从房企的拿地态度和意愿就可以看出楼市现在的冷暖了,房企的不乐观态度还是看的出来了,所以虽然对购房者层面,现在利率下限取消了,首付也降低到了15%,但是全力吸引购房者的操作是人尽皆知了。

而现在房企为什么不来拿地了,其实原因还是挺简单的,跟咱们买房人不积极买房是一个道理。首先第一点,现在对房企而言,活下去已经不是口号了,而是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课题,在当下房企持续暴雷的时间点,很多房企的战略就是积极回撤,三四线尽量不拿地都是很多房企默默在做的事情了,因为要保住自己的现金流不断,债务不展期,还有不少都在甩卖自己的优质资产去回血,因为现在融资渠道虽然是优化了不少,但是光靠融资其实是增加负担的,因为利息是要还的.

而且现在能融资到的多数还是国央企,民企想融资的话多数还是给到项目,而不是房企自身,现在是保交楼救项目,而不是去救暴雷的房企自身。但是房企不是这么想的,如果房企自己都没了,还要这些项目干嘛,所以房企第一考虑的肯定还是自己的现金流要保住,而不是已经烂尾的项目了,所以,现在房企也是在熬时间,希望政策能再刺激一波购房者,卖掉手上的库存新房回流现金,当然现在已经有地方开始下场收新房了,只是用成本价去收购的,对房企来说也是最后的一个退路了,相当于花了拿地价和建安价,然后不赚钱的方式卖给地方,不过不赚钱总好过马上就破产了。

第二方面,房企现在的销售预期在下降,大白话就是房企知道现在房子不好卖了,卖不动了。从数据来看,百强房企5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224.1亿元,而1-5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为1.41万亿,同比是降低了44.3%,可以说差不多是腰斩的状态了,可能很多人都哈记得,咱们2021年楼市的销售总额在18万亿,但是到去年只有11万亿了,而看现在百强房企的业绩,估计今年很难破10万亿了,相当于蛋糕在不断缩小,也就让房企在生死存亡线上呆了挺久了,而430大力去库存定调之前,政策还是挤牙膏式的操作.

5月后的政策速度明显是加快了,甚至可以说小步快跑了,因为马上时间就过半了,如果六月还不能拉升起来的话,下半年的业绩也就基本想象的到了,因为今年很多房企还是偿债的高峰期,特别是8月左右的时候,美债的到期那肯定不能不还了,因为一个项目暴雷,对整个企业的信用也是非常大的打击,甚至会让购房者直接会不敢买这个房企项目了。现在房企拿地肯定是要能够速赢的地块,不仅是有利润的空间,更要有稀缺性,还是性价比在,不然的话,肯定不会轻易拿地的,就像广州增城区去收购房子,成本价收购的操作,房企也是被逼无奈了。

第三方面,在前几年房企用地王价格拿的地,完全是给周边项目和二手房做了嫁衣了,因为面粉价比二手房都贵,那也就造成二手的涨价底气,但是等到现在真正开发完准备入市后,才发现客户已经不接受这个高价格了,地王也沦为降价潮中最落寞的一员了,因为过去房企自己也是买涨不买跌的,对土拍完全是疯狂的操作,甚至不担心项目卖不出去,因为按经验来说,新盘开盘价一般是当初拿地价的两倍,所以房企心里不慌的,5万拿的价格就敢10万一平卖出去,也有很多房企甚至有捂盘惜售的操作,刚推出的楼栋都是比较差的,越好的楼栋越到后面推出,价格也反而越高。但是现在市场行情预期下降比较明显,房价的下跌甚至让房企卖房出现了亏本的地步,所以现在这个时候还敢高价拿地的不是托那就是傻,除了保守那就只剩下保命了。

所以大家现在会发现,房企和购房者现在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了,房企是暴雷,个人是断供被法拍,其实是异曲同工的,所以不要嘲笑现在的购房者不买房,对房企来说也是一样不积极买地了,因为降杠杆对房企和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就像咱们昨天也呼吁到了让大家提前还贷,一方面是让银行有降低存量房利率的紧迫感,一方面还是主动降低自身的杠杆率,现在赚钱都不容易,干嘛还白白给利息给银行呢。

房子已经不赚钱了,利息再亏的话,那就是双重打击了,当然,自住的房子没什么可说的,只能吃一堑长一智的,毕竟,最初的5.88%和3.4%的利率差,大家肯定没想到会差距这么大,时间改变的不只是利率,更多的还是大家加杠杆和买房的观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