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篇内容要叫“半程”小结有些名不副实:中超的上半程还剩下最后一场比赛,而申花将在主场迎战上赛季两回合都没能取胜的强敌成都蓉城。

不过,在这因为国家队比赛日而休战的3周时间里,对申花这个不平凡的史上最佳“开局”做出一些小结,好像也恰逢其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胜3平,申花队史联赛最佳开局还在延续。比起胜平负的战绩,14轮仅丢5球的防守数据更是令人惊叹。尽管对于申花目前的位置,不少人都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申花正走在进步的路上,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不断向前。

改变已经且正在继续发生

年初,斯卢茨基接过申花帅位的时候,我与不少人一样都充满了疑虑:一个远离主流足球日久,从未在俄超之外取得过成功,甚至最近一次俄超经历也是把一支传统豪强带到降级,如今已经开始转型综艺的教练,会是合适的人选吗?

时至今日,相信很多曾与我一样有疑虑的朋友都不得不承认,在如今后金元时代的中超,斯卢茨基的足球已经能够处于领先位置。

他可能不是最好的人选,但他是比吴金贵更好的人选。

如果你有看过申花季前热身在“平等杯”上的表现,一定会对“变化”有很深刻的印象。激进且高强度的高位逼抢,如今世界足坛少见的单后腰配置,两个边后卫同时大幅度压上,甚至在与桑托斯的比赛中有路易斯、马莱莱、特谢拉、徐皓阳和于汉超五个进攻型球员同时首发——有点期待,但也有点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从超级杯的德比开始,斯卢茨基选择用一种更务实的方式将自己的战术哲学灌输给球队。

不盲目地追求地面推进,长短结合的进攻方式,充分利用两个中锋在国内后卫面前的身高和对抗优势,同时保持住后防线的稳定,成为了申花在超级杯和海港在场面上平分秋色甚至略微占优的关键。

联赛开始后,斯卢茨基这套赖以成名的4132依旧在不断调整。

从中前场站位上看,从单后腰到一侧回收到最近几轮几乎成为了三后腰配置,反映了斯卢茨基在整个出球结构的稳定性上要求不断提高,也更注重攻防两端的平衡。

从进攻的分配来看,在马纳法遭遇伤病后,杨泽翔这一侧的比重不断提高,左侧依靠边后卫进攻线路的变化和这一侧八号位人选的不同打出了很多变化。

当然,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了特谢拉身上。在他受伤前,斯卢茨基对特谢拉的使用方式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超级杯开始到联赛前两轮,这段时间里特谢拉的角色和上赛季变化不大,而且由于对抗上没有优势,所以在十号位上也屡有吃瘪。

客战山东泰山开始,由于马莱莱的受伤,斯卢茨基被迫在中前场结构上做出调整,也发掘出了特谢拉后排插上的作用。

于是,特谢拉从十号位插上,到出任更加靠后的八号位处理球,这几场比赛中斯卢茨基对他的角色进一步做出微调。

然而,其实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场与国安、客场与支云,这两场比赛中特谢拉都是作为八号位首发,但中后场接应点偏少让他的衔接作用并没有完全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客场德比与两场主场的4-0大胜中,特谢拉开始扮演一个活动范围更大、接球位置更深的十号位角色,避开高对抗的第一线,更多回撤串联。

同时,特谢拉与顶替马纳法出任内收边卫的吴曦、两个有向前能力的八号位高天意和徐皓阳形成了位置上的互补和轮转,在无论是转换快攻或是落到阵地的时候,都提供了足够的控球和出球点,并且时不时地向前插上也能制造威胁和混乱。

相较去年单纯的高球冲吊,这个赛季尽管长传数量不降反增,但这种不少人口中的“高级飞盘”毫无疑问是更进一步的。这样的改变体现在了场面上,也体现在了积分榜上。11胜3平,可能在大部分联赛中,这样的开局战绩都会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然而,今年的中超并非如此,所以申花也面临更多挑战。

伤停成为状态起伏导火索

开局至今的不败战绩确实令人欣喜,但申花也确实正面临着状态起伏的困扰。

细数至今为止的14场联赛,如果要让申花球迷选出最不满意的5场比赛,恐怕大家的选择大致相同。但如果要让申花球迷选出最不满意的1场比赛,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我的答案是主场1-1战平北京国安。激进的首发组合,糟糕的转换防守,面对双外援中卫缺乏更有效的进攻解法——其实这是到目前为止整个赛季都存在的问题。

在阵容相对完整的情况下,斯卢茨基没有主动求变,所以展现出来的问题反而是如今申花系统性的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马莱莱、阿马杜、特谢拉和马纳法四名外援先后遭遇伤停,申花进攻端遇到不小的挫折。而对于这样的状态起伏,伤停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实际上,延续至今的一些小的隐患,是早在热身赛期间就出现的。

热身赛期间,我有写过一些大致的观感。其中最大的担忧有二,其中一项就是地面推进为主的情况下,斯卢茨基的球队来到进攻三区就缺少肋部作业的能力与套路,最终只能以传中的方式来完成进攻。这个问题在特谢拉受伤之后,显得愈发显眼。

在与南通支云、上海海港、沧州雄狮和浙江队的比赛中,申花尝试传中次数分别是27、18、27和23。

随后,特谢拉受伤,申花此后四场比赛的尝试传中次数分别是24、50、11和12——波动非常明显,其中与青岛海牛时的50脚传中格外扎眼,而之后客战河南、深圳新鹏城的比赛中,在有双外援中锋在场的情况下,传中数量又少得可怜。

其中,与河南的比赛还是申花本赛季唯有的3次期望进球少于对手的场次。

很明显,斯卢茨基在找办法,但以目前的主力框架为基础,很难有打出新的东西。马莱莱和路易斯都有明显的技术局限,谢鹏飞、徐皓阳和高天意都尝试过特谢拉这样拉边和大幅回撤接应的踢法,但脚下绝对技术仍然差了一截。

国内球员中唯二踢法类似,有如此强烈的持球欲望和自信的,是状态不佳的戴伟浚和出场时间严格限制的曹赟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是一个几乎无解的命题,而斯卢茨基只能在坚持“以我为主”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等待伤员的回归。至少,在这个阶段没有丢掉太多分数,是斯卢茨基出色工作的证明。

这也引出了热身赛期间的第二个担忧:一旦主力阵容中塞进了3-4个替补,甚至是在当时下半场完全更换11人的情况下,申花无论是中前场的压迫还是中后场的出球都无法维持强度。

申花的阵容厚度看似足够,因此斯卢茨基近几轮来面对的一些疑问是,为什么不更多使用一些轮换?赛季进行到现在,申花一共有20名球员有过出场,看似已经不少。但如果去掉1分钟的周俊辰和11分钟的艾迪,剩余18人中,6人超过1000分钟,11人超过800分钟,就构成了本赛季的主力框架。剩余的球员里,仅有徐皓阳出场时间稍多,剩余均不足500甚至不足300分钟。

斯卢茨基对轮换阵容中的球员缺乏信任,已经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赛季迄今为止14轮,斯卢茨基仅有6次用满了5个换人名额,其中前五轮就用满了3次,之后的9轮里也只有3次,最近三轮均未用满换人名额。

哪怕是4-0大胜浙江的比赛,申花也只是在比赛尾声用掉了第四个换人名额,没用用满。

对于一支争冠目标已经藏不住的队伍来说,有确定的核心阵容肯定很重要,但挖掘更多角色球员在赛季中后段也一样必不可少。

中期决策成为管理层考验

赛季开始前,甚至是吴金贵还未离任前,我就一直说,申花的阵容将迎来一次争冠的窗口期。无论俱乐部管理层想或不想,这样的国内球员班底放在后金元时代的中超,就是第一档的存在。

而在斯卢茨基到队后,尽管他并不是许多球迷理想中的大牌教练人选,但依旧凭借着高强度的打法带领申花打出了队史最佳的开局。

争冠与否,不是嘴上说说的口号。当一支球队拿到这样的开局战绩时,基本是被推着上了争冠的擂台。

而困难来得恰逢其时:主力伤停,场面优势不再,打法开始走老路,胜利开始拿得磕磕绊绊。

因此,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夏季转会窗,是否调整、如何调整,将成为久事在这个夏天最大的考验。

国内球员方面,赛季前面对近年来最活跃的一次转会窗,申花错过了一些好的人选。而到了夏窗,能够进补的空间并不大,选择也不多。

况且,第一集团基本不会在这个阶段放弃阵中的好球员,而此时愿意放走的人,恐怕也并不比申花如今替补席上的戴伟浚、曹赟定和于汉超们更管用。

所以,外援毫无疑问才是有更大调整空间的地方。而一旦讲到外援的调整,马莱莱首当其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事求是地说,马莱莱这个类型的前锋,如果要在他的终结能力上提出更高要求,就基本不在如今申花的预算范围内了。所以,如果要做调整的话,只有两个可能性:要么刮张彩票,要么调整体系。

而实际上,斯卢茨基上半程中,数次在马莱莱缺阵时给出的解法,或许为调整提供了思路:谢鹏飞可以出任路易斯身侧的第二个中锋,特谢拉则是回撤很深的十号位,所以,如果将1个八号位换成有单点突破和突击能力的理论上的“边锋”,也并无不可。

就像斯卢茨基带队在平等杯上那样,只不过把于汉超换成一个外援边锋。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一个不负责任的猜测。但如果要中期再做补强,对于管理层和教练组来说,要考虑的内容就更多了。

比如磨合度,戴伟浚就是连续缺了2个季前准备期,导致状态一落千丈;又比如体能问题,如果从欧洲联赛引援,那么刚刚结束一个完整赛季后,外援的体力条还剩几何依旧是个未知数。

所以,或许在榜首竞争如此激烈的本赛季,中期是否要调整的选择,也将会成为我们观察管理层的一个视角:赌不赌一把大的?

国家队比赛日结束之后,中超即将迎来夏季赛程。与夏季赛程同时开启的,还有夏季转会窗。6月中旬到7月中旬,所有关于中期调整的问题都将会得到答案。

以往,夏季赛程总是申花状态最起伏的一段时间。而这一次有所不同:申花十数年来第一次以领先者的姿态进入这段赛程。在下一个国家队比赛日前,中超将会进行到24轮。申花能否延续如今不断进步的步伐,能否更进一步,相信到时就会有一个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