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成立16年来,发展态势稳定且良好,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世界的25%,贸易额也稳步增长,发展前景广阔。在前不久结束的金砖峰会上,与会各方对多边主义和新兴经济体发展进行讨论。不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对金砖国家扩员保持关注。

早在2017年,中方就提出,金砖机制应该更加开放,并邀请一些发展中国家代表出席对话会。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表示,金砖合作是开放包容的,金砖国家应该扩大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合作,让更多地国家加入到金砖大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今年金砖国家峰会举办期间,就有两个国家响应中方号召,决定申请加入金砖机制。在6月24日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伊朗总统莱希表示,伊朗愿意共享其巨大的能力和潜力,帮助金砖国家实现目标。6月27日,伊朗外交部证实,伊朗已经提交了申请,希望能够加入金砖国家,并正为此进行磋商。当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透露,阿根廷也已经正式为加入金砖国家提交了申请。

其实,早在2015年,阿根廷前总统克里斯蒂娜就表现出了加入金砖国家的意愿。6月24日,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在出席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时表示,金砖国家涵盖了全世界42%的人口和24%的生产总值,金砖国家构建了一个能够让各方讨论和实施未来议程的平台。金砖机制能够帮助阿根廷实现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阿根廷希望能够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成为正式成员并为其作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公平的国际发展环境,金砖国家反对单边制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哪怕是被西方媒体炒作“全力站在美国一边”的印度,也希望能够通过金砖机制,创建一个不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组织。相信在金砖机制扩容之后,影响力会进一步提升,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标杆和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合作共赢才是发展的正确理念,但是在众多国家寻求经济合作的时候,一些西方国家却倒行逆施,不惜斥资6000亿美元与中国搞经济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时间6月26日,拜登宣布了一项G7基建计划,目的是在5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建设基础设施的资金。其中2000亿美元由美国筹集,剩下的4000亿美元则交给其他G7国家。虽然拜登的发言中并未提到中国,但外界普遍认为,这项基建计划,就是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当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在G7会议上表示,欧洲将筹措3000亿欧元,以“取代中国在当地的投资”。虽然冯德莱恩声称这笔资金,是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基础建设,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但是她对抗中国的意图和西方国家对合作的态度,让发展中国家民众十分不满。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辛辣地指出,西方国家在历史上从发展中国家手中掠夺了财富,他们不接受“殖民者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媒体指出,由于这些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私人企业的投资,所以最后的数额根本无法得到保证。中国的“一带一路”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是“看得见的利益”,而西方国家的保证则“无法保证会兑现”。因此,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信任中国。

G7筹集资金,是为了“取代中国”,而不是增加投资,逼迫发展中国家“二选一”的做法,凸显了西方国家“非黑即白”的观念。西方国家构建的世界旧秩序已经无法支撑起发展的步伐,如果不转变思想,只会被历史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