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里山高路陡,景色虽美却也阻碍了这里的发展。钱运录就生长在这里,从小目睹的是贫困潦倒的农村景象。他是个好动爱学的孩子,对当时正酣的革命事业十分向往,立志长大后要当个革命军人,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可谁也没想到,在1963年的高考中,钱运录意外考上了湖北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有过一丝动摇,差点就要放弃这个机会了。毕竟从小的梦想就是当军人,可大学也是个难得的机缘。

最后在家人和老师的开导下,钱运录还是选择了继续求学深造。在他看来,无论是从军还是读书,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只要坚持这个初心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年大学生涯,钱运录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课余时还参加各种实践活动。1965年,他加入了共产党,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大学毕业后,钱运录被分配回老家大悟县公社工作,开启了他的从政之路。

公社工作虽然就在家乡,却也并不轻松。钱运录常年在田间地头劳作,日头一毡钱,风吹日晒全伴着。有时连续几天几夜都在田垅里值班,防止禽兽蚕食庄稼。

再苦再累,钱运录也从未喊过一声累。每当有空,他就会主动去乡村访贫问苦,和乡亲们聊家常。久而久之,乡亲们都很信任这个年轻人,觉得他是个脚踏实地的好同志。

钱运录在基层的确也学到了不少,这些实践经验成为了他今后工作的根基。上级也看中了他的这份勤勉和务实,于是在1970年,钱运录被调往汉川县从事宣传组织工作。

在那里,钱运录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制度理论和各项政策。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干事,但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并时常主动向领导请教。领导们对这个年轻人越来越器重,很快就让他去担任了汉川县公社书记。

担任书记后,钱运录更是用心用力。他深挖细查群众所需所想,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满足。有时候会为了一件小事,连续几个通宵达旦都在思考对策。

就这样,钱运录在基层工作了14年,1982年时已是38岁的他被提拔为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这是他从政以来最大的一次升迁。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伊始。钱运录作为一名年富力强的新晋省委书记,立即就投身到了这场伟大的事业中。

他结合湖北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资源产业结构,为中部地区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凭借这些卓越的工作成绩,钱运录很快又被提拔为湖北省委副书记。

98年时,正值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钱运录奉命前往贵州,开启了他生平另一番新征程。作为一名外省干部,钱运录没有丝毫自负,而是像从前一样,踏踏实实地去了解贵州的实际情况。

他用了整整一年零四个月时间,走遍贵州每一个角落,详细调研每个地方的发展状况。有时甚至一天下来都没时间休息,白天在外奔波,晚上就听取工作汇报,开会研究发展方案。

钱运录之所以如此努力,就是希望能给贵州人民一个富足安康的好生活。只有真正了解贵州的发展所需,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大量实地考察,钱运录发现贵州发展最大的瓶颈就在于交通不便。这里到处是峰峦叠嶂的高山,要修路难度很大。但没有先行一步的基础设施建设,后续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于是钱运录决定从贵州的交通建设做起,他号召各地政府和人民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地形来修建道路。有的地方就修桥,有的就开山凿路。在他的亲力亲为下,贵州每年都在改建上万里的路途。

几年下来,贵州的交通状况有了极大改观,比如从遵义到重庆,现在只需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了。有了这个坚实的基础,钱运录又将目光转向了能源产业。

他利用了贵州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当地纳入了西电东送的发展计划。在贵州境内陆续修建起了多座大型发电站,形成了从开采到输送的完整产业链条。这不仅带动了贵州的经济发展,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钱运录更是亲自和国家电力公司进行谈判,为贵州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贵州从一个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内陆省份,成功走上了发展的正轨,百姓的生活也随之一步步好起来了。

钱运录在任上可谓是尽锐出战,贵州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因此他也一路高升,先后担任过贵州省长、省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钱运录一生坚持勤俭朴实的作风,无论地位有多高,始终没有骄奢淫逸。他从不以自己的身份地位自傲,对待普通百姓和老同事,依旧亲切有加。

有几位大悟县的老同事,专程去贵州看望他,钱运录见了他们仍然像从前一样,毫无生分,亲切地唠起了家常。

钱运录从不以自己的权力去谋取私利,他的家人们也都过着普通朴实的生活。他的哥哥退休后只是开了一家小卖部,每月仅有四百多元退休金。而钱运录虽然当过贵州省委书记,但从未为自己的侄女在工作上开过方便之门。

钱运录的独子钱进更是只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修车时需要的书籍,也是通过堂弟的渠道寄来的,而非父亲直接调遣手下。钱运录有意这样做,就是要让儿子靠自己的本事在社会上打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钱运录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人。96年时他收到一封来自大悟罗坳村贫困学生的求助信,获知那孩子的家境困难后,二话不说就让妻子带着300元钱去资助他。后来这名学生也顺利完成了学业。

钱运录对自身和家人的要求严格,但对于社会上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从未吝啬过。正是这种公正无私、勤俭朴实的品德,让他深受贵州百姓的爱戴。直到今日,钱运录虽然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