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城,一个偏僻小县城,在上世纪40年代可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地方。那会儿日本鬼子刚被赶跑,国民党反而反过来欺负老百姓,抢钱抢粮,拉壮丁充军,把海城的人民害得惨了。

闻世震就出生在那个年代,家里啥都没有,除了一间破房子和几亩泥炭地。父母年年操劳在地里,靠着那点可怜的收成维持温饱,别说啥享受,就连吃顿饱饭都成了奢侈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军到了海城,可把闻世震家欣喜坏了,土地分了,家里的日子一下子就好过起来。闻世震小时候也算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父母盼着他将来能够读书改变命运。

小闻世震很懂事,从小就立下了报国之志。他上学可勤快了,每次考试都拔尖,到了中学更是名列前茅。虽说家境殷实了,可闻世震从不摆阔,依旧节俭持家,就连一件新衣裳都舍不得买。

大学时代,他就读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专心钻研机床一类的东西。闻世震对机器了如指掌,操作再复杂的机床对他来说都小菜一碟。他还积极要求入党,对社会主义充满了热忱。

大学一毕业,闻世震就被分配到大连一家国营工厂,成了一名光荣的工人。工厂里的老工人,个个都是油渍满身、手掌沾满老茧的状态,闻世震可一点架子都没摇,从最底层做起,虚心请教老工人各种经验。

别人眼里,他就是个小伙子嘛,哪懂这机器铺道道儿?可工作几年下来,闻世震不仅把老工人的经验学了个遍,还悟出不少独门绝活,手艺在整个厂里数一数二。

工厂领导也对他另眼相看,从普通工人一步步提拔他,最后干起了厂长这份高级职务。闻世震管理有方,生产再复杂的机床对他来说都驾轻就熟,整个厂子在他的带领下,生产效率节节上升。

特殊时期结束后,中央提出"两个凡是"的口号,闻世震可不赞同。他认为这根本就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坚决反对这一思想。上级领导也注意到了这个年轻的厂长,决定给他一个机会,重点培养一番。

就这样,闻世震很快就被调到了省里工作,先后做过机械工业厅副厅长、省长助理、副省长,一路青云直上,当年才38岁的他就已经位居要津。

中央组织部的同志见过他,对他的工作能力和为人都赞不绝口。他们认为,一个年轻的干部能从普通工人一步步做到副省长,实属不易,这份勤勉好学的品格值得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94年,58岁的闻世震被升任辽宁省代省长。对于这份沉甸甸的担子,他自己也颇有压力,毕竟辽宁是个工业大省,发展道路并不好走。

当时辽宁的一些国企正遭遇着转型阵痛。改革开放让这些老牌企业面临着无情的市场竞争,产品滞销、亏损严重,工人待遇受影响,矛盾四起。

闻世震反复调研,和同事们探讨对策。他觉得,辽宁的工业必须向市场化方向转型,同时也要注重新兴产业的培育,以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

于是,他带领辽宁大力整顿老国企,改造生产线,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努力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辽宁地处环渤海地区,开放潜力巨大。闻世震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大力建设大连港等沿海港口,扩大对外贸易,加快开放步伐。

农业问题也在他的重点关注之列。闻世震深知,无论工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农村都是立足之本。为此他提出了"五大要素",即选准主导产业、注重规模效益、完善服务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加强领导力度。

在他的推动下,辽宁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老党员,闻世震对腐败问题可谓是狠抓不放。他身先士卒,在辽宁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查处了不少腐败分子,维护了党的纯洁性。

2005年,年已67岁的闻世震被调往全国人大工作。虽然离开了辽宁,但他对这片热土的眷恋之情却始终未减。

在人大任职期间,闻世震时常返回辽宁视察,详细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会认真思考,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

直到2013年,闻世震才光荣退休。退休后的他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除了偶尔和子女团聚外,大部分时间都静静地待在北京西山的一处别墅里。

闻世震的最大爱好就是习练国学,他对书法、绘画、诗词均有很
深造诣。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有人还想高价购藏。

2021年7月的一天,闻世震突然病重,被紧急送往解放军总医院抢救。可是年事已高,加之身体素质下降,医生们努力许久也未能挽回他的生命,最终这位为国为民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同志与世长辞,享年8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闻世震同志的一生,可谓是把为人民服务这四个字铭记于心、言践于行。自打参加工作后,他就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工作理念,从未摇摆过。

工厂里的时候,他勤勉务实、熟练工艺,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造福了广大职工。后来做了领导,他更是尽心尽力为辽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无论是工业现代化、对外开放,还是农村振兴、民生改善,闻世震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就连反腐倡廉,他也是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党的形象。

在他的理想信念里,社会主义就应该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这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虽然离世多年,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依然会永远激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