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对华态度越来越强硬之后,部分西方国家紧紧跟随美国的步伐,对中国表现出很浓的敌意,一些西方企业也展现出对华不友好的一面。来自瑞典的H&M集团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抵制新疆棉花且不认错,最终遭到了惩罚,第三季度在华营收暴跌4成。继H&M之后,又一瑞典企业遭到重创,第三季度在华营收暴跌74%,不得不进行业务重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家营收暴跌的瑞典企业正是爱立信,第三季度的季报显示,爱立信7到9月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只有13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9.6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7亿元人民币,跌幅达到了74%。早在第二季度,爱立信在华营收就已经大幅下滑,同比下滑63%,为15亿瑞典克朗。在华营收连续两个季度暴跌,爱立信总裁鲍毅康暗指遭到了“报复性措施”。

鲍毅康给出这个说法,并非因为爱立信本身反华,而是因为瑞典政府的反华举措。去年10月份,在美国的煽动之下,瑞典方面直接宣布禁止中国华为等公司的设备参与5G频谱拍卖,华为的上诉并未获得瑞典法院的支持,至今无法进入瑞典市场。对于瑞典政府禁用华为一事,鲍毅康本人并不支持,因为他认为这会使得爱立信在华业务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能说鲍毅康有先见之明,但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确实发生了,爱立信在华业务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中国移动最近披露了一份价值75亿元人民币的通信设备集采大单,中国电信企业华为和中兴成为中标候选人,爱立信不在其中。鲍毅康认为,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原因是瑞典禁用华为,使得爱立信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

不可否认,爱立信在华市场营收骤降,与瑞典政府禁用华为确实有很大关系。不过,中国政府并没有对爱立信采取歧视性的立场,并未禁止爱立信参与中国5G建设。爱立信在华营收之所以大幅下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产品的竞争力确实比不上华为。有分析人士称,3G时代之后,爱立信就已经落后于华为、中兴等中国电信企业,失去市场份额并不奇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正如前文所说,由于瑞典政府禁止华为等中企参与5G建设,必定会引起国内运营商的反感。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就表示,尽管中国政府对爱立信等企业采取了一视同仁的做法,但是运营商难免会掺杂一些感情,进而会导致更加倾向于选择华为和中兴等国内电信企业。但不管结果如何,爱立信都不应该抱怨,谁让瑞典政府有错不改。

由于在华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爱立信的整体经营情况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据悉,爱立信在欧洲和美洲的销售额都有10%左右的增长,三季度总营收为563亿瑞典克朗,但是这并不能抵消在中国市场上的损失,总的营收下降了2%。在这种背景下,爱立信不得不调整策略。鲍毅康表示,从第四季度开始,爱立信必须调整在中国的销售和交付团队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爱立信的调整很早就已经开始了。今年9月初,有媒体报道称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集体。爱立信中国区总裁赵均陶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称,裁员主要是为了优化研发结构,以便于将研发力量放在5G上面。尽管面临巨大困难,爱立信总裁鲍毅康依旧不愿意轻易放弃中国市场,表示会努力把中国市场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