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回忆中,毛主席总是亲切、刚强而富有热情的,伟岸的身影、铿锵有力的声音和炯炯有神的目光,是他在中外各国人民心中留下的最深刻的标识。

可是,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岁月无情侵蚀了主席的身体。

在多年的革命斗争中,主席给世界留下了一个威严、伟岸的形象,但晚年的他却饱受病痛和孤独的折磨。

世界习惯了他的伟大,却忘记了这个老人已经悄然接近了生命的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玉凤是主席的秘书,在主席的晚年也负责料理他的生活,据她回忆说:

“晚年的毛主席不再充满活力,在大多数的时间中,陪伴他的只有孤独和痛苦。”

1976年,这是一个中国人永远无法忘怀的年份。

步入晚年的毛主席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却连续遭到了三次重大的打击,最终,这位伟人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年。

首悉噩耗:周总理的离世

据张玉凤回忆,自1971年起,毛主席每逢冬春之际,都会遭受严重的疾病折磨,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支气管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的烟瘾很大,长年繁重无比的事务让他养成了熬夜的工作习惯,作为湖南人,主席又嗜辣无比。

不健康的工作、生活和饮食习惯破坏了他的身体,长年的咳嗽引发了支气管炎。

主席的肺里一直有着危险的积液和淤痰,让他感到胸闷气短、痛苦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支气管炎,像一只无形的手,随时可能夺走他的呼吸,万幸的是,毛主席的坚韧和医生的悉心照料,让他在病痛中苦苦挣扎,却始终没有被病魔击倒。

时间的推移,使主席的身体机能下降得更加厉害,随着腿疾也愈发严重,主席渐渐失去了自由行动的能力,活动范围渐渐缩小到了住所的床和沙发之间。

主席一生热爱运动,年轻时喜欢在长江里游泳,全军大比武时还亲自下场与战士们切磋技艺,可是老年却只能在这一小方天地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想到,这件事情对主席的心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经开朗乐观、充满活力的老人渐渐变得沉默郁闷起来。

更加不幸的是,烟瘾和熬夜的坏习惯始终未改,最终导致了主席肺心病的发作,视力也逐渐衰退。

多年以来,主席一心把精力投入到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但个人生活却并不十分幸福。

因此,主席没有机会像寻常老人一样享受子女陪伴、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只能在寂寞中忍受自己的痛苦。

出于对党和人民的责任心,也是为了减轻苦闷,病体沉重的主席反而越发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这让主席的身体负担越来越重,健康状况雪上加霜,形成了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年岁增长,毛主席的心态也逐渐变得悲观,开始担心自己未竟的社会主义事业,以及他身后的亿万人民。

1972年,主席的病情突然恶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休克状态,张玉凤急忙叫来医护人员,对主席进行了紧急抢救。

可当主席终于醒过来后,却严厉地质问身边的人,认为这是耽误工作的行为。

无独有偶,命运并未对几位风烛残年的开国元勋显现出一丝怜悯,就在主席转醒之后,他得知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工作伙伴——周恩来总理病情恶化的消息。

周总理,是他的同事、朋友、战友,更是他的知己。

在得知毛主席病情恶化之后,周总理急忙赶往主席的住所进行探望,可是打开车门后,周总理却迟迟无法迈出自己沉重的双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身体状况欠佳,很多国内的事务都担在了周总理的肩上。

此时又正值基辛格访华,这是关系到中美两国关系、甚至是国际格局变化的大事,巨大的压力使总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他在心里默默期盼着主席的身体能够快些好转。

万幸的是,主席被抢救了回来。

在主席的决策之下,尼克松访华事宜被敲定,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可就在这个值得喜悦的时刻,周总理被确诊了膀胱癌

周总理的病情严重,癌症转移更是无情地摧残着他的身体,对于自己的身体,周总理早有预期,表现得十分坦然,但毛主席却对此十分紧张和关切。

毛主席在视力和行动上都受到限制,但却在自己也忍受着病痛折磨的同时牵挂着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无法亲自照顾他,就坚持阅读周总理的病情报告,努力了解每一次化验结果、每一次手术情况,在心里为他的战友默默祈愿。

对于周总理每一次病情紧急的情况,毛主席都急切地签署指示,要求跨过层层审批,迅速采取行动,决不能耽误周总理的病情。

1975年3月,周总理为了让毛主席安心疗养,亲笔写信向主席汇报病情,表达自己与病魔周旋的决心。

而毛主席尽管身体日渐衰弱,仍然坚持阅读并回复自己的意见和慰问。

可命运无情,1976年1月8日,周总理还是辞世了,彻夜未眠的毛主席接到这个消息,眼中满是泪水。

周总理走后,毛主席情绪变得很差,经常烦躁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祸不单行,不久之后,另一位老战友去世的噩耗让主席的状态变得雪上加霜……

再遭打击:“朱毛”佳话的落幕

主席另外的这位亲密战友,就是与他一起有着“朱毛”之称的朱德元帅

朱德元帅在带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征途中久经考验、百战成钢,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共产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不过,除了赫赫的战功以外,朱德元帅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与领袖毛泽东一路走来深切的革命友谊。

毛主席是党的最高领袖,以其思想和决策引领着党和军队前进。

朱老总作为红军主要创始人之一,以其军事天赋为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强大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在党和军队的统一中发挥着互补的作用,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战火硝烟中不断壮大。

早在我党革命事业的早期,朱老总就是毛主席的重要合作伙伴。

尽管朱老总比主席年长,又更早参军,但却从未因此轻视过这个湖南来的小伙子,反而很佩服毛泽东同志对革命的坚定理想和独到见解。

朱德信仰坚定,对革命一腔热血,毛主席则在思想和战略上有着深刻见解。

二人1928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相识之时一拍即合,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此开启了一段几十年的坚定革命友谊。

后世并称二人为“朱毛”,可见两人关系之密切。

在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以后,国内革命陷入低潮,形势异常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29年开始,毛泽东受到党内其他力量的排挤,逐渐被边缘化,而朱德却坚定地站在了他的身边。

在30年代的长征途中,党内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反对派意图分裂党和红军,屡次示意朱德要与毛泽东划清界线。

对于张国焘等人的企图,朱德当即严词拒绝,并表示“朱毛”一体,密不可分。

此举维护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坚持了毛泽东转移陕北、北上抗日的正确主张,从分裂和错误中挽救了党和红军。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深入延安抗日根据地、深入了解我党的共产主义事业,在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朱毛二人被他赞誉为中国革命事业中的“孪生天才”。

经过几十年的革命奋斗,毛主席对朱老总的信任是无与伦比的,朱老总作为党的元勋,一直受到毛主席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的关系不仅在政治上紧密,更在情感上深厚,毛主席常称朱老总为“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赞美他对革命的坚定和信仰的忠诚。

在特殊时期的十年里,朱德也曾经受到不轨之人的诽谤和陷害,但毛泽东始终不曾怀疑过他,反而将他保护了起来。

在干部面前,主席也常常把“朱毛”挂在嘴边,意在让同志们明白自己对朱德的信任与支持。因此,朱德元帅在那个时代得以安然无恙。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老总的身体也渐渐垮掉了,多年艰苦的军旅生涯给他留下了不少的伤病。

毛主席得知后,也屡屡致信关心朱老总的身体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6月的一个下午,朱德的身体状况突然急转直下,毛泽东立即下令成立专门的治疗组,全天候监控朱老总的病情。

可惜天不遂人愿,在与病魔缠斗十天之后,这位身经百战的共产主义战士还是离开了人世。

在中南海的办公室内,秘书小心翼翼地向主席交代了朱德元帅的死讯。

主席的神情变得呆滞,随后眼中闪出点点泪花。

“朱毛”几十年的革命友情就这样走向了落幕,对这位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而言,这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也太令人难以接受。

在经历了周总理的离去以后,另一位亲密战友也先他一步辞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两位战友的离开让主席的悲痛无以复加,那么那场天灾则成为了压垮主席的最后一根沉重的“稻草”。

哀民之痛: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下午三点,河北省唐山市突然一阵地动山摇,这次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之一,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的震中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震级达到了7.5级至7.8级。

据官方统计,地震造成了近24万人死亡,约16万人受伤,数以百万计的建筑物倒塌,地震的影响范围远及京津,就连毛主席都因感受到震感而被迫进行了转移。

大地震造成的灾害之严重让全国人民心痛不已,成千上万的家庭被摧毁,生产生活停滞不前。无数的孩子失去了父母,无数个妻子失去了丈夫,燕赵大地上一片哀鸿遍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看到华国锋同志汇报地震受灾情况的电报后,毛主席缓缓颓坐在沙发上,随即嚎啕大哭。

即使坚强如主席,也不是从来没有流过眼泪,可是哭得如此悲伤、痛苦,他身边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第一次见到。

毛主席在一生的革命事业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紧要的位置,在经历失去两位战友的痛苦后,命运再一次精准地戳中了这位伟人的软肋。

在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下,毛主席终于难以再支撑下去了。

他的身体已经到了十分堪忧的境地,甚至不能每时每刻都保持清醒。

即便如此,主席仍然在尚有意识的时刻让工作人员把唐山的救灾报告念给他听,并艰难地作出批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9月9日,是中国人民永远无法忘怀的一天。

这位为国为民操劳一生的共产主义战士停止了呼吸,与世长辞,消息传出,中外震动,世界各地的革命战士和劳动人民无不为此感到震惊与哀痛。

或许唯一能够让我们留有一丝安慰的是,在经历命运接二连三的打击后,这位老人终于可以拥抱属于自己的宁静了。

毛泽东同志一生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是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轮独一无二的红日,直到今天,我们还沐浴在他的辉光之中。

他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将中国成千上万的劳苦大众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三座大山下拯救出来,给中华儿女带来了独立与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际共运史上,毛主席的思想传遍六洲万国,第三世界的革命者、世界各地受压迫的无产阶级无不视他为精神领袖,他像一盏明灯,激励着无数受压迫者勇敢前行。

尽管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饱尝孤独与苦楚,但他仍然是一位从未被击倒的伟人。

也许,作为这位伟大教员的学生,我们应该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但我们依然愿意相信,毛主席会与他的战友、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众先驱们相会,最终走向历史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