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主办,旨在充分发挥高校在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方面的功能,自2012年起每年组织全国各地优秀的高中生走进高校开展科技体验活动。我校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浓郁的学术氛围,成为首批开展科学营活动的高校,已连续12年承担科学营分营组织管理工作,并于2019年承办全国开营式活动,于2022年荣获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十周年优秀组织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应上级单位要求,我校计划于7月20日-7月26日开展为期一周的以科技和思政教育引领为核心的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科大分营活动。本活动由校团委牵头联合各学院及部处举办,活动全程以线下的形式开展。

01

活动简介

根据上级单位安排,我校分营将接待来自各省营员150名。活动内容包括游览校园、参观校党史馆、院士及全国知名教授系列讲座以及各类科技实践活动,拟招募20-25科学营科技辅导员以及志愿者若干名。

02

招募对象

北京科技大学全体本科生及研究生

03

工作内容

① 科技辅导员:拟设置20-25个科技辅导员岗位,包括科技辅导员15名以及5-10名统筹安排的科技辅导员。每位线下科技辅导员直接负责10名线下营员。科技辅导员负责对接营员、组织指导营员一切校内活动,做好每组营员的沟通、管理、辅导工作,帮助营员了解北科大校园特色及校园文化底蕴,引导营员体验科学魅力。

注:具体的实验类活动不需要科技辅导员教学,由专门的实验教师负责指导。

② 工作志愿者:科教资源包的整理;各类活动的联系、协调和保障工作。

04

时间安排

科学营计划于2024年7月20日-7月26日开展,报名时间为6月5日-13日,在报名截止后我们将会统一组织面试,通过面试的科技辅导员我们后期将会组织上岗培训。

05

招募要求

1、要求热爱科学、责任心强、有耐心、在带领营员过程中传播正能量、科学素养较高。

2、思想端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无不良嗜好。

3、工作认真,吃苦耐劳,有爱心,平等待人。擅长组织、沟通、协调,服从安排,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善于配合他人开展工作。

4、要求线下科技辅导员于7月20日-26日必须全天在校,且在此期间必须全程带领学生参加各项活动,服从学校安排,通过面试的科技辅导员不得以任何理由临时退出,在7月20日前能够按时参加上岗培训及前期组织工作。

5、工作志愿者优先招募6月30日-7月26日期间在校学生。(按照1:1时间发放志愿工时)

06

报名方式

请有意愿报名的学生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6月13日。

咨询电话:62334563 宋老师 阮老师

科学营工作介绍

学校立足科学营工作需求,在营员的精神需求、实践需求、知识需求、情感需求上下功夫,共有200余人次的教师、450余名志愿者参与科学营工作,累计服务含港澳台营员在内的高中生2000余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提高站位、勇担重任

全力服务全国科学营工作需求

2012年在科学营启动之初,学校承办北京科学营会议,协助部署科学营工作。2019年学校承办科学营全国开营式,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中国科协副主席孟庆海等20余名部委、北京市领导出席活动,来自北京11所高校科学营的300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学校的话剧、学生科技作品都展示了新时代高校的硬核科技和文化软实力,首次创新使用的宽幅三画面科学营介绍视频取得了震撼的效果,学校建校第一批学生、时年85岁的胡正寰院士深情致辞,现场学生掌声经久不绝,开营式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二十余家电视新闻媒体报道,助力提升科学营影响力、传播科普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宣布开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杨仁树校长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胡正寰院士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王鹂老师代表学校接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2023年全国开营仪式

2

88岁院士累计8年服务科学营

引领营员精神需求

开展名家大师系列讲座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教授、1952年建校第一批学生胡正寰老先生于2014年至2019年间连续6年与营员深入交流,2020年因疫情未参与科学营活动,2021年、2022年胡院士再次开讲,从自身学术经历、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科技变革与前沿等方面为营员带来知识盛宴,从各方面为营员答疑解惑,活动结束后还单独联系营员咨询讲座建议。营员纷纷请求签名,胡院士一一回应,用科学家的风骨引领营员精神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2013年胡正寰院士讲座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2017年胡正寰院士讲座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2018年胡正寰院士讲座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2021年胡正寰院士讲座现场

此外,学校每年邀请各领域科技专家为营员们开设讲座,邀请曹文斌、庞晓露、张海君从读大学的意义、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出发,讲解材料科技、通信科技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为营员种下科创报国的种子。选拔最优秀的竞赛获奖学生担任科技辅导员,全程陪伴营员、共同动手实验,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巨大功效。

3

紧张日程中超50%的动手实验活动

满足营员实践需求

创新性地探索出“自主选择+多次兴趣小实验+一次贯穿始终的大实验”的科技实践模式,多维度满足营员的实践需求。开设6-8个不同领域的兴趣小实验,包括意念四驱车、软陶陶艺、乐高机器人、结构设计、水动力火箭、电子游戏机制作、3D打印实验等,营员根据自身的探索欲与兴趣爱好,巧妙地将电子技术制作、电磁发射技术原理、金属材料结构等科技知识融合至实验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置不同探究主题的大实验,聚焦于无人机、智能车等领域,与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合作开展无人机深度体验课程,面向全体营员开展无人机深度体验活动。从学校智能车队招募专业讲师和助教,为营员讲解科学原理,手把手教授编程知识、单片机应用与开发,筑牢理论基础。同时,开展了多主题的自然中心动手实验,营员们感受着制作魔术画、电磁炮、扬声器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疫情背景下举办“云上科学营”,提前为营员寄送包含智能车、电磁炮及各类实验用品的科教资源包,2020、2022年完成了600余份线上营员物资的逐一寄送,确保科技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4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企业厂房当课堂

激发营员知识需求

开放学校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为营员介绍相关仪器和技术,帮助营员了解实验室的历史与科研成果,全方位展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风采,用学校的科研实力引导营员拓宽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领营员走进学校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工科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为学生提供物理、化学的各项知识讲解与动手实验。2022年自然中心筹备了40余个有意思、有深度的科学小实验,为营员进行了线上直播讲解,得到了营员的一致好评和热烈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邀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机器人大赛”全国赛获奖团队为营员介绍大学生科创经验,激发营员的知识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线上全员互动与线下用心陪伴

充实营员情感需求

招募志愿者与科技辅导员,开展2-3次集中培训,活动期间每晚22点集中反馈当天问题、优化次日安排。组建包含营员与指导教师、科技辅导员的微信交流群,在此基础上挖掘微信小程序“小打卡”,创建“贝壳科学营family”打卡圈。用心筹备开幕式与结营晚会,提前带领各班准备班级才艺,用汇演提升营员的相伴情谊,为每位营员赠送卡片、用心寄语,聚合多方力量充实营员的情感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大家积极报名!

期专题 欢投稿

出品 | 北科小博士新媒体工作室

来源 | 校团委青年双创服务中心

审核 | 佳驹 逸哲 嘉琦

值班编委 |宗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