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中国对立陶宛的反制力度可不算小,当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正式挂牌运营之后,中方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了代办级,而这也成为了中立关系的历史新低点。但是立陶宛似乎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仍在不切实际地幻想着“中方只是一时生气”,等中方气消了,两国关系还是会恢复正常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6日,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表示,在立陶宛第一次宣布,将允许以台湾名义设立所谓“代表处”一事时,就已经料到了中国会对此感到愤怒,大家也都预料到了两国关系的紧张局势会因此进一步升级。茨贝尔吉斯还表示,中方的语气并没有十分“咄咄逼人”,所以对于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一事,中方的反应也是暂时的。兰茨贝尔吉斯说出这番话显然是在装糊涂,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本人和立陶宛副外长等人会见了乱港分子罗冠聪,会面的目的不用多说相信大家也能猜到。

中方对立陶宛采取的反制措施一个接着一个,兰茨贝尔吉斯居然还能妄想仅靠口头上的言语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在对于准备如何具体改善对华关系只字未提的情况下,兰茨贝尔吉斯称,希望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逐渐恢复正常。除此之外,兰茨贝尔吉斯还表示,立陶宛的内阁成员并不打算出席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但是他希望中立关系不会影响立陶宛运动员参加冬奥会的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5日,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馆暂停了领事业务,并且没有给出具体的恢复时间。11月26日,中国外交部正式照会立陶宛外交部,中方已决定将中国驻立陶宛外交机构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并且要求立陶宛方面也对驻华外交机构的称谓,做出相应更改。

对于立陶宛这种屡劝不改、执迷不悟的立场,中国果断出手维护了自身的核心利益。尽管立陶宛依旧抱着不切实际地幻想,但是其确是真真切切地尝到了苦果的滋味。除了在外交方面受到“降级”打击外,立陶宛在经济方面也在承受着自找的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与中国关系受损后,11月23日至25日,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访问了美国。兰茨贝尔吉斯11月24日在美国接受媒体访问时声称,自从立陶宛宣布将允许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后,立陶宛在中国的企业每隔几天就会有一家生意停滞,但是这也让立陶宛明白了,“受到经济压迫并代表着要放弃外交政策上的独立决定”,立陶宛正在减少对中国供应链方面的依赖,之后将会“向世界展示抵抗中国之道”。实际上,立陶宛此次走访美国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向美国“借钱”,在对中国一番叫嚣后,立陶宛成功与美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价值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

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秉持的错误立场,让中立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张,立陶宛很多厂商早就对立陶宛政府这一举动感到了不满,自今年8月份中方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后,立陶宛厂商们就开始担忧将失去进去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的机会。立陶宛出口商也纷纷抱怨了起来,称中国不再从立陶宛购买奶酪、粮食和木材等产品了,甚至中国在立陶宛的大型木材贸易商也打算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立陶宛的种种挑衅行径,不过是因为有美国在背后为其撑腰打气,操盘指使,而这一切国际社会早就看得清清楚楚。既然美国为实现自身政治目的,不惜威逼利诱他国充当炮灰,且热衷于构建“小圈子”,那么中国就会继续高举多边主义的大旗,毫不妥协地痛批美欧“反华势力”这种重拾冷战遗风的作为。任何胆敢挑战中国红线的国家,中方必会对其采取强有力的反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