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娘都会带着我去扫墓,那时候还不懂啥是扫墓,就知道跟着娘,一路走一路玩。娘会给我讲讲祖上的故事,虽然那些故事我听过无数遍,但每次听都觉得新鲜。

今年清明节,我特地回了趟老家。父母走得早,老家就剩下那几间老屋和屋后的几亩地了。这些年,在外面打拼,虽然挣了些钱,但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这次回来,也是想找找那丢失的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了火车,我就直奔村口的小卖部。老板娘还是那张熟悉的脸,一见我就热情地打招呼:“哟,凯子回来了,多少年没见了,咋不带你家娃一起回来呢?”我笑着应了声,买了几瓶啤酒和一些零食,准备回家路上慢慢享用。

走在回家的路上,两边都是熟悉的风景。那棵老槐树还在,小时候我们总爱在那儿玩捉迷藏;那片稻田也还在,每年夏天,稻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不过,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去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显得有些冷清。

到了家门口,推开那扇已经有些生锈的铁门,一股熟悉的尘土味扑面而来。屋里还是老样子,家具都有些旧了,但收拾得还算干净。我放下行李,先去厨房烧了壶水,准备泡杯茶喝。水开了,我倒了杯茶,坐在堂屋的竹椅上,望着窗外的田野,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当我沉浸在回忆中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我起身一看,原来是邻居张大伯。他手里拿着把镰刀,应该是刚从地里回来。看到我,他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哟,这不是凯子嘛,啥时候回来的?”我迎上去,跟他寒暄了几句。张大伯告诉我,村里的变化不大,但人倒是少了很多。他还问起了我父母的情况,我告诉他父母已经不在了,他叹了口气,说:“人老了,总有这一天。你回来了,就多住几天,陪陪你父母吧。”

我点点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父母不在了,这老家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温暖。但想想,自己这些年忙忙碌碌,确实很少回来看看。这次回来,也是想好好陪陪他们,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想着父母生前的种种,想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心里五味杂陈。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娘给我讲的那个故事,说是我爷爷年轻时曾救过一个外乡人的命,那人为了报答恩情,留下了一块玉佩作为信物。娘说那块玉佩一直传到了父亲手里,后来父亲又给了我。但这些年忙于生计,那块玉佩也不知丢哪儿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到这里,我突然坐了起来。那块玉佩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是家族的传承,更是父母留给我的念想。我决定明天一早就去找找看,说不定还能找回来呢。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开始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那块玉佩。找了半天,终于在一个旧盒子里找到了它。玉佩已经有些旧了,但上面的花纹依然清晰可见。我拿起玉佩,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这块玉佩不仅见证了家族的历史,更承载了父母对我的期望和祝福。

我拿着玉佩来到父母的坟前,把玉佩放在坟前的一块石头上。我跪在坟前,默默地诉说着自己的心事和思念。我告诉父母,我已经长大了,可以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了。我还告诉他们,我会继续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和家风,让他们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我快要离开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原来是村里的李婶,她手里拿着把扫帚,正在打扫墓地周围的卫生。看到我手里的玉佩,她愣了一下,然后问道:“凯子,你这是干啥呢?”我告诉她我在祭拜父母,并把玉佩的事情告诉了她。李婶听了后叹了口气说:“凯子啊,你父母在世的时候一直都很惦记你,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能过得好、有出息。现在看到你回来了,还带着这么重要的东西来祭拜他们,他们一定会很欣慰的。”

我点点头,心里更加坚定了要好好生活的决心。我知道父母在天之灵一定在看着我、保佑着我。我会努力工作、好好生活、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和家风,让他们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这次归乡之旅虽然短暂但意义深远。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生活和工作让父母的期望和祝福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