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山岭绿草如茵,沟岔青翠欲滴。村民们穿梭在山野之中,一双双灵巧的手在连翘树尖上下翻飞,一捧捧嫩绿的叶在竹筐里越堆越高……它们将被加工成药茶、化妆品、药品等产品销往各地,这些曾经“无人问津”的连翘叶日渐成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宝贝。

将中药材充分利用、精深加工,当以落地陵川的山西绿之金制药有限公司最为典型。该公司是我省首家规模最大的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通过打破认知定势,紧盯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地赋予中药材“科研创新”之力,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别具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路,因地制宜推动中药材产业向中高端化迈进。

产业向新 活力迸发

走进位于陵川县中药材产业园区的山西绿之金制药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内10个数米高的提取罐散发着滚滚热气,在工人们严格规范地操作下,投料、提取、排渣等有序进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中药清香。

“目前我们的产品还仅限于中兽药,产品以连翘、黄芩、黄芪、柴胡等‘十大晋药’为原料,经过提取、酸沉、精制、浓缩、干燥等工艺,生产中药提取物、中药原料、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等多种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感染等功效的产品。”该公司董事长韩苗苗告诉记者,他们于去年7月试运行,是一家集中医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企业,依托利用自主研发的“动态助滤超精过滤系统”等专利技术对中药进行提取,研发生产中成药、中兽药、保健和功能食品、植物农药等系列产品。

近年来,在中兽药适应领域,畜牧业减用、限用饲用抗生素成为大势所趋,探索研发安全、高效经济、有推广价值的替代品,推动饲用抗生素替代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具有消炎杀菌、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可以替代抗生素,市场前景看好。”锚定这一市场空白和商机,韩苗苗立即开展与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团队的深度合作,并用6年时间对市场深入考察,对各类药材产地进行原料成分分析后,于2019年落地陵川,成立了山西绿之金制药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黄芩、连翘提取物最大的企业之一,为省内第一家规模化黄芩、连翘提取物备案企业,结束了我省大宗道地药材黄芩、连翘、黄芪等长期以农产品原料出售的局面,有效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据悉,该公司总投资4.2亿元,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对中药材进行提取分离加工,研发生产中药饲料添加剂作为“替抗产品”,成为陵川中药材产业链向中高端化迈进的重要一环。目前,公司一期已建成提取物生产厂房、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厂房、配套实验室,设有中药提取车间、灌装车间、质控中心、科研实验室等。生产黄芩、连翘、党参、黄芪、柴胡等中药提取物,深受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中兽药企业、养殖企业认可,产品供不应求。

科技驱动 蓬勃跃升

采访期间,记者跟随韩苗苗走进位于车间一侧的科研实验室,只见气相、液相、紫外、原子吸收光谱等先进实验仪器一应俱全,科研人员正在各自岗位上,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和全面的质量控制。

“我们一方面是对原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还要在生产过程中,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同时,我们还会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科研人员靳志东详细介绍着每一道环节。

秉承依托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理念,该公司与山西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团队联手,组建了专家团队,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专家25人,具有博士学历32人,特别联系了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华、国家药物筛选中心主任杜冠华、大北农集团副总裁赵亚荣作为企业顾问,为公司制定研发方向。同时,积极引进多名研究生入企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每年投入研发经费占投入资金的15%。目前已经取得7项技术专利,完成200多万吨原液试生产。

在科技推动下,以“动态助滤超精过滤系统”专利技术为例,可使生产时间比常规方式缩短1/3,产品得率提高1.6倍,纯度达到注射级别,生产成本降低20%,属于最新研发成果,真正推动中医药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

为持续推进产业快速发展,今年3月,该企业与农业农村部相关部门就研发新品进行深度对接;4月20日至21日,借着全国首届连翘产业大会在陵川县举行的东风,特邀请山西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70多家来自全国的合作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就中药材精深加工进行对接、洽谈、合作,继续研发生产更丰富的中药产品系列。

向绿而行 热力澎湃

“做真药,真做药。”这是韩苗苗反复提到的企业理念。而其选择陵川亦缘于此。

陵川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境内521种品质上乘的道地药材,是久负盛名的“太行药乡”,尤以“陵川连翘”最为出名。据悉,“陵川连翘”有效成分含量达到《药典》标准的4.7—5倍,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产量占到全省的1/2、全国的1/4,业界有着“全国连翘看山西,山西连翘看陵川”的美誉。然而,多年来,当地村民只采收连翘果,叶子就是废弃物。

2018年,省食药监局颁布了连翘叶食品安全标准,意味着连翘叶可以作为食品食用,连翘叶里富含的连翘苷等有效成分也可以进行提取,开发更多的产品。这成为绿之金制药有限公司发展的一个撬点。

据了解,从连翘叶采摘地到提取地最长只需2小时,实现了产地趁鲜加工,使原材料成本节约了20%,依托优势,公司运输成本、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仅连翘产品综合产值即可达1.5亿元,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同时,通过采用高效节能技术浓缩中药提取废水研制饲料添加剂,精选复合菌种发酵中药废渣开发饲料原料,实现废水、废气、废渣全回收处理、零污染排放,整体能耗降低30%,一条道地中药材资源开发全产业链绿色循环模式生产逐渐显现。

“去年我们完成产值2158万元,直接带动就业40余人,人均年增收5.1万余元,还带动周边发展中药材产业基地5万亩,带动2万多农户种植中药材,增加2000余个就业岗位。”细数着近期的工作,韩苗苗说,预计10月即可获批药用原料备案文号,对下一步研发新品奠定坚实的基础;全力以赴推进二期项目进度,争取三年建成中药替抗产品生产车间、提取配套车间等。

对连翘的深度开发,企业有着全面而系统的计划: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合作,对连翘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更多潜在的药理作用和应用领域。积极推动连翘的产业化进程,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将连翘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开发出具有明确疗效、使用方便的新型药物制剂。

韩苗苗表示 ,企业未来发展将这样呈现: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需求,建成以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兽药、功能食品、植物农药等集中医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企业。

记者手记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攀高争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抢抓经济新风口。

山西绿之金制药有限公司以绿色为底座、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需求,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并积极加快引入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制度,不断引领中药材项目技术升级更新,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向高端化进阶。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眼下,更需要多方聚力,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探索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协同运作形态,共促新质生产力不断迸发、持续涌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舒婷

复审:李鹏飞

终审:杨 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