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优秀历史剧《走向共和》,为何央视仅播放一次,再不复播?

各位朋友大家好,随着《大明王朝1566》的解读接近尾声,杨角风又到了不得不换个视角的岔道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挖掘,值得思考。我们后面想到了好的视角切入点,还会不断有解读文章发布,我们不会停止,一直在路上。

这段空档期,思前想后,还是奈不住内心的小激动,打算冲《走向共和》下手。不过这部历史剧离我们太近,暗雷太多,解读起来也将会异常艰难,一不小心可能就会中招。杨角风会尽力委婉解读,独善其身的同时,也希望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人生思考。

当然,这次解读,不同于《雍正王朝》解读,也不同于《大明王朝1566》解读,我将用另一种方式来给大家展现这一段晚清到民国初期历史。也将会更贴近史实,分析各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权谋斗争,尽可能还原真相,引发大家的独立思考。

2003年上映的《走向共和》导演是张黎,很牛叉的导演,可以说,中国历史剧的头把交椅非张黎莫属。2007年上映的《大明王朝1566》导演同样是张黎,这两部神级历史剧,目前在豆瓣电视剧排名并列第一。可以预见的是,本世纪之内,恐怕也难找到第二位能超越他的历史剧导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两部剧的投资很大,老戏骨云集,但可惜的是,收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历史剧受众不多,另一方面剧情也过于隐喻,老百姓看电视图个乐呵,并不愿意过多去思考剧情背后的故事。再加上尺度较大,基本都是首播之后,再无复播,从而受众较小,收视率不足。

但,收视率低,并不代表这两部剧不好,群众的眼光是厚道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部剧能长期霸占排行榜榜首的原因。

言归正传,《走向共和》展现的历史主要包括,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成立、袁世凯称帝、二月革命、张勋复辟等。

整部剧的主线是由封建帝制走向共和,是通过满清王朝的垂死挣扎展开,是通过众人竭尽全力挽救这个王朝展开,而这个阶段又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清王朝打算通过变法来挽救大清江山。

第二个阶段,清王朝打算通过变制来挽救大清皇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第一个阶段的变法,又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实务派为主导,也就是以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汉臣主导的洋务运动、经济改革,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中心思想,朝廷是以恭亲王奕欣为主导。

第二个阶段是以变法派为主导,也就是以康有为、梁启超、谭词同等维新派主导的政治变法,是一场学习西方,推行新政的改良运动,朝廷则是光绪帝亲自主导。

第三个阶段是以新政派为主导,也就是以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当权派大臣为主导。打算推行新政,锻炼新军,派遣留学生,欲于西方接轨,朝廷前期是慈禧太后亲自指挥,后期则是庆亲王奕劻为主导。

而变制这一阶段其实就讲了一件事,那就是推行君主立宪制!

《走向共和》就是通过艺术手法,把这段冷冰冰地历史,通过一个个活生生地人来展现。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血与泪,充满着遗憾与不得不为之,当然,也充满着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无奈与挣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这么一部历史剧,又是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为什么在首播之时就被删减严重,并在首播之后,就陷入了长时间的软禁呢?

首先,《走向共和》虽然里面也有很多历史史实错误,但不妨碍它成为一部最贴切历史的电视剧。正是因为它太过真实,也揭示了大清王朝改革的必然失败命运,并指向了最终的主题,那就是只有走向共和才能拯救中国。

但是,这个话题又太大了,本身又充满着刺激性,难免让人联想,甚至有些人会觉得导演也罢,编剧也罢,是不是想借这部剧借古讽今呢?

之所以会这样联想,主要在于刚才提到的变法第一阶段,也就是洋务运动过程。李鸿章等人推动的就是开国门、引外资、寻合资、可民办、建特区、开口岸……这会让人对现在执行的制度雷同产生怀疑,这是该剧被禁原因之一。

而第二阶段的戊戌变法,寻求变法维新的戊戌七君子(主要是读书人)被慈禧下令拉到了菜市口。则跟90年代初期,苏东剧变后对我们的影响有关,具体事件不清楚,不表态,这是该剧被禁原因之二。

当然,整部剧一直在讲清王朝的有权派一直在变法,变制,但最终清王朝还是灭亡了,会让大家产生挫败感,也会对现状联想翩翩。

当然,我们现在不是腐败的清王朝,虽然也有些问题,相信会自我解决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王朝灭亡之后,为什么袁世凯还要称帝,为什么张勋还要复辟?

这就说明,清王朝这个外在的东西没了,但是人们脑袋中的封建思想,专治思想还存在。真正的走向共和,就是要消除这种封建思想的意识,不然随时可能复辟。

这段话,其实提炼自剧中孙中山最后演讲中,这段演讲国际版有的,央视删掉了这段。

其实,世界历史上,很多帝王的改革都失败了,比如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六。当然,也有很多国王的改革成功了 ,比如英国、日本、西班牙等等。

究其原因,就在于,其改革是维护君主统治,还是说,还政于民?大清朝的经济改革必须与政治改革同步,才有可能成功,不然就是竹篮打水。

《走向共和》剧中,慈禧说了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这就是清王朝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了,引子就先讲到这里,再多了就敏感了,不管怎么说,经过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终于走向了共和。至于,人们的脑子有没有彻底消除封建专制,还需要时间来洗涤。

这下大家应该明白,这部剧为什么央视首播一次后,就被软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