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潇湘

原创出品 | 潇湘经略

紧扣时代脉搏

金融壹账通一季度答卷亮眼

国家兴衰,金融有责。

从历史经验看,大国崛起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支撑。从现实格局看,金融早已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

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既与一国之策紧密相关,也与每一家企业的命运共同进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的要求首次亮相。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又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出, 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具体而言,写好五篇大文章,既要靠金融机构为笔,更需金融科技企业为墨,以金融科技企业领先的业务能力和技术优势,赋能金融机构开展数字金融,从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经营、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监管等方面推动全行业发展。

微观中的企业也在不断努力。近日,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技服务提供商——金融壹账通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表明,报告期内,金融壹账通持续经营业务实现营收7.23亿元,归母净利润率较2023年同期优化0.7个百分点。

并且,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金融壹账通毛利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37.7%。

毛利率的优化带来了基本面上业绩亏损持续收窄,也意味企业在优化对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赋能和支持过程中进一步取得了市场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重“移山大法”

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当前,数字化转型成为各行各业“行稳致远”的关键一招,金融机构在接受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三重制约。

一是重业务而轻技术。 数字化转型实质是一场由内至外的变革,是技术的转变,也是对金融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但金融机构“重业务轻技术”的现象仍存,仍容易将信息技术部门定位为纯后台技术支持部门或成本中心,金融机构创新、开放的动力不足。

二是数字化发展目标模糊。 数字金融涉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业务模式、组织方式和数据治理等多方面,但多数金融机构并未对各方面有明确的目标规划。

三是制度、组织、数据的保障措施不完善。 数字化转型需要突破部门条线限制,组建跨职能的敏捷团队,而一些金融机构往往按板块条线各自发展,跨部门跨业务协同机制欠缺,较难形成创新合力,缺乏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制度环境。

以上因素制约着数字金融发展的深度、广度和连续性。但对金融科技企业而言,解决这些限制义不容辞,这也是金融科技企业的价值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金融壹账通就聚焦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和难点,提出“一体两翼”升级战略。“一体”指以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为主体,赋能金融机构提效率、提服务、降成本、降风险。“两翼”指要构建政府监管&企业用户生态和拓展境外市场,通过科技赋能助力金融服务生态实现数字化转型。

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提升,就是“一体两翼”战略的实施成果。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沈崇锋也表示,企业一季度亏损收窄就源于“积极调整产品组合,深化客户合作、持续拓展境内外市场并提高运营效率”。

例如,针对金融机构“重业务轻技术”的问题,金融壹账通挑起“业务、技术”两手都要抓的重任,以“业务+技术”两手都硬的优势为金融机构注入强大的创新和开放动力。

2021年,金融壹账通与湖南某银行开始合作开发房抵贷系统,帮助行方实现房抵贷产品从0到1 的突破。通过提供“平台+风控+产品+运营+综合信贷服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金融壹账通助力该银行成功将业务流程迁移至线上平台,并结合市场风控的数字化监测持续优化产品定位,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截至2023年末,该行房抵贷业务累计放款逾4800笔,投放额超30亿元,整体不良率仅0.2%。今年一季度,基于突出的数字化转型成就,金融壹账通再次与该银行续签“房抵贷”项目,将金融机构信贷类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带入深水区。

不过,金融产品的研发不仅在于系统性的项目工程,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同样需要轻量化的微型产品,用“小支点”撬动“大转变”。

金融壹账通财报中就提及,“行员E”、“营销E”、“财富E”等一系列更轻量化的产品让银行客户的数字化转型“轻装上阵”,助力客户行AUM业务增长幅度超20%,私行客服数量增长38%。

对于数字化发展目标模糊的企业,金融壹账通从强化底层数字化管理水平开始,催动数字化发展能力向上攀升。

报告期内,金融壹账通旗下子公司成功中标中国光大银行资负领域数据类应用系统开发服务项目。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双方将共同探索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领域深度管理的创新路径,助力光大银行全面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水平。

当然,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企业,都逃不过当下最热门的数字化转型方向:拥抱A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金融,即智能金融。近年来,AI技术深刻介入金融领域,成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打通部门壁垒、协同推进数智化转型的新引擎。

金融壹账通推出的“金捷盈AI房抵”解决方案就聚焦于实现行政审批、风控监测、市场运营等多部门的合力挖掘,为金融机构打造获客多元化、审批自动化、风控智能化、运营数智化的房抵贷金融产品,提升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以率先接入的某东部银行项目为例,“金捷盈AI房抵”推动银行房抵贷线上化流程占比达到92%,客户经理产能提升6倍,实现平均1天左右出批复,3天左右放款。

其中,AI智能问答系统综合运用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在房抵贷下户调查过程中实现贷款客户与AI机器人实时对话,打破传统下户调查过程中1对1的低效服务模式,实现多模态智能问答和一站式高效服务,将数字金融进一步升级为数智金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出,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的发展目标是要基本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相关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服务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大幅提升,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要兼顾产品、服务、经营管理等全方面提升,就需要移走当前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三座大山,也离不开金融科技企业的深度参与。

而对金融壹账通这样的金融科技而言,“业务+技术”在金融业中的优势潜能发掘,是现实之考验,更是时代之机遇。

金融科技出海

中企数字化转型的全球辐射

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全球金融业面临的时代命题。

衡量中国金融业的数字化水平,不仅要关注国内金融机构转型的脚步和节奏,更大的指标之一是:我们的金融科技企业是否有能力将数字化赋能的半径向海外延伸。

从这一意义上,金融科技企业的出海,不单单是企业的业务扩张,更是中国数字金融向全球范围的辐射。

其中,金融壹账通在2018年就以布局东南亚为起点,在海外市场扎根的同时,向境外金融机构展示中国数字金融的国际领先。近年来,金融壹账通在境外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已然成为海外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21年,金融壹账通就与消费信贷公司SB Finance达成合作,打造端到端的全渠道数字金融产品,能够7×24小时处理任务,实现业务全天候可访问和更高的智能化。

如今,随着SB Finance数字化运营业务的快速发展,双方在一季度续签产品升级合同,加深金融科技合作,扩大服务客群,让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成就实现更大的普惠价值。

另一方面,金融壹账通也着眼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通过赋能金融机构,优化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以金融壹账通与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联合开发的中小企业融资数字平台Numou为例,不仅能在融资端为当地中小企业简化贷款申请、信用评估流程,还可在资源端为中小企链接会计、审计、律师、交叉销售等需求。

所以,与其简单说Numou是融资数字平台,不如说是以融资数字为核心的中小企综合生态支持平台。

从点的铺开到生态的打造,目前,金融壹账通业务已经覆盖南非、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阿联酋、菲律宾、越南等20个国家地区,累计服务186家境外金融机构,向世界展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助力金融机构开展数字金融的国际价值。

看得出来,“金融五篇大文章”会是一部提笔于国内,落点在全球的巨作。而它的写就,需要更多金融科技企业的共同参与,在昂首阔步“走出去”,为企业发展开辟新动能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数字金融和数字经济的卓越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融壹账通荣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

中国要建设成世界第三个金融强国,这一目标伟大而艰难。但这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在共同的目标统率下,金融科技企业的意义就在于助力金融机构和金融业,以更加轻巧、智能的姿态融入这场建设中。

这也是金融壹账通长期主义实践的远景目标所在。

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沈崇锋表示:“未来,金融壹账通将用实际行动支持金融机构做细做实‘五篇大文章’,为推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也可以说,要写好五篇大文章,就要以金融机构为笔,更要以金融科技企业为墨,双方执笔,才能共同写就国家金融数字化升级的史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