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能够覆盖全球并被全世界国家所使用的卫星定位系统只有美国的GPS,那时候美国垄断了卫星定位系统的市场,成为全世界独一份。

但是,中国看到了缺少自己的导航系统可能面临的消极局面,于是便启动了自主研发卫星导航系统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于在2007年,属于中国自己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面世,现如今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俄罗斯、葡萄牙、印尼等几十个国家都在使用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只是中国在这个领域发展的开端,近期被誉为中国首颗高精细商业光学卫星——高景3号01星在北京时间4月15日,成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送到了预定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颗超高清的四维高景3号01卫星的面世在中国卫星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曾经的你或许震惊于在谷歌地图能够放大到世界每一条街道,但是高景3号01星的出现或许会再次刷新你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景三号01星VS美国锁眼侦察卫星

高景3号01星的宽幅能够达到130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假设高景3号01星成为你手中的相机,那么拍摄一张照片能够把你周围130公里之内的全部景象全国收罗在内。

另外高景3号01星的精度也达到了0.5米分辨率,也就是说现在不仅能够看清每条街道,连街道上用于铺路的小石子都能看得很清楚,可见其精密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这颗高精密的高景3号01星定位为商业光学卫星,而且它并不是孤军奋战,后续国家还会接连发射50多颗同类型的卫星,形成超强的光学卫星网络,这俨然是一个微小的“星链”。

未来高景3号01星将会服务于数字化农业、城市、海洋等多个新兴领域,甚至还能为我们提供及时的灾难预警。如此精密、及时且灵活的商业光学卫星,代表了世界光学卫星的顶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高景三号01星的成功发射,首批影像素材已经传回指挥中心,从传输回来的素材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照片画面清晰且色彩判定准确。

伴随着高景三号01星拍摄的高清素材面世,很多外媒坐不住了,他们认为中国的高景三号01星的实力根本比不上美国的锁眼侦察卫星。其实这是外媒的一贯做法了,每当中国推出任何高精尖产品,都要和美国进行对比,不过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外媒的眼光浅显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媒一直拿着高景三号01星的分辨率为0.5分米,而锁眼侦察卫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0.15分米这个问题不放。

但是判断一颗光学卫星的实力并不能只局限于分辨率,就好比我们买一台单反相机,并不能只看他的分辨率,机器本身的素材处理速度、电池容量以及内存问题都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同理光学卫星也是如此。

中国的高景三号01星在覆盖范围和数据回传方面都要优于美国的锁眼侦察卫星,可见在综合实力这一块并不输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美国的锁眼侦察卫星起步时间比较早,现役的已经是第五代锁眼侦察卫星,美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根据卫星的使用情况进行问题排查和升级,而中国的高景三号01星仅是第一代卫星。

再说了美国的锁眼侦察卫星也存在软肋,首先一旦目标物体处于大气层以下,或者整个环境处于黑暗状态下,在这些情况下都会使得美国的锁眼侦察卫星失灵。

另外锁眼侦察卫星的视野极窄,虽然能够对目标物体进行精密锁定,但是在锁眼侦察卫星“眼里”,世界就只剩下目标物体了,周围的环境都会被它忽略。而这一点,作为幅宽130公里的高景三号01星却能做好兼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综合来看,不论是中国的高景三号01星还是美国的锁眼侦察卫星都各有优点和进步的空间,所以没必要一直比来比去。

另外本着稳扎稳打的航天精神,未来中国也会对高景三号01星进行不断升级,推出更为精密、灵敏的卫星。

从卫星发射史

说起中国的卫星发射史,东方红一号卫星是必须被提到,作为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那一刻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了航天领域的探索,所以4月24日这一天也被定为中国航天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它所带来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卫星本身的成就。在那个年代,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想要发射卫星只能依靠自己。与苏美为了争霸而张扬展示本国的航天技术不同,中国仍旧选择了稳扎稳打。东方红一号卫星仅仅在天空中工作了20天便完成了使命,但是却在太空中的卫星网内,却给中国留下了一个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分别于1988年和1997年发射了东方红二号甲以及三号卫星,彻底开启了通讯卫星的旅程,那时的卫星覆盖范围就已经可以将中国版图全部容纳进去,为中国的通讯、广播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中国卫星的升级是伴随着中共发展脚步而来的。1997年中国发射了首颗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卫星,成为中国气象行业的支柱,更为包括海洋、水利等领域提供了发展的条件。

有了这一批初始卫星奠定的基础,后面中国的卫星发展道路变得越来越顺风顺水。当下星链市场火热,中国也进入到了开发星链任务的行列中。

目前中国已经把“鸿雁”和“虹云”星座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后续在这两条星链中还会分别陆续发射300和150颗卫星,形成两个紧密的卫星网络。当然这两条线也只是中国星链计划的开胃小菜,因为紧随其后的GW计划,将是一万三千颗卫星组成的庞大卫星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无论是火箭、卫星的发射,还是地外行星的探测,中国总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不张扬、稳扎稳打便是这条道路的风向标。未来中国仍然会不断深耕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继续成为世界航天领域的带头兵,为全人类创造出更大的财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