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首先,声明一下,这不是一篇广告文,请耐心看完。最近,杭州的一位宝妈,有点心烦。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非逼着她买最新款的某天才手表,价格为229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觉得,去年暑假,刚买了这个牌子的新款电话手表,手表也没坏,没必要再买一个。可孩子给出的理由是:最新款的电话手表,有“靠近就能自动加好友”的功能,班里很多同学都有,自己如果不买,就会被同学们鄙视,融不进他们的社交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觉得,这个价格真心不便宜,2299元快能买一部新手机了,可又怕不买的话,会影响孩子的社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想过没收孩子的电话手表,可后来想了想,这种做法和自己小时候被没收“小人书”、“游戏机”是一样的道理,治标不治本。如果处理不好,还会把孩子从社交圈中“剥离”出来,家长也不想做这个恶人。最后,咬咬牙,还是买了一个新款的电话手表。

02

说实话,这种解决方式,实在让人没想到。可能江浙沪一带的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买一款2000多的电话手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毛毛雨。

能经济实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这是好事,但把钱用在这件事上,真的好吗?

根据杭州某商场的店员介绍,这个品牌,每半年就会出一部新产品,最受孩子们喜欢的聊天互动功能,只支持同品牌的电话手表。也就是说,即使你的孩子有电话手表,如果不是这个牌子,也别想加好友。

看到这里,我明白了,这根本就是一种营销手段,用“加好友、进圈子”的名义,引诱孩子们逼着家长买这个牌子的产品。

但让我不理解的是,家长明知道这是一个“陷阱”,却还是愿意纵容孩子。到底是孩子骄纵自私?还是家长心里有一些小九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卷到这么小就要“学会进圈子”了吗?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一些要好的玩伴很正常,喜欢交朋友也很正常,但如果把交朋友的权利,交给不同价位的电话手表,简直就是一种悲哀。

能戴得起2299元电话手表的孩子,还能一年一换的孩子,他的家庭条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父母很能干,家境富裕,可以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一种是父母很普通,但舍得为孩子花钱。

如果戴这款手表的孩子,都是第一种家庭,有钱人的消费观,我们表示理解。但如果想买这款电话手表的孩子,属于第二种家庭,父母盲目支持孩子攀比,这样的教育方式,值得好好反思一下了。

很多网友看了这位宝妈的处理方式后,也纷纷表示:其实想攀比的人,未必是孩子,走到今天这一步,自作自受。

有一句话叫:“融不进的圈子,别硬融”。我觉得说得挺对。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收获美好珍贵的友谊,靠的不是一块昂贵的电话手表,而是真心对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