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国实施开放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当时,一口气开放了上海、广州、青岛、宁波等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如今40年过去了,“沿海城市”几乎已经成为发达地区的代名词。可是,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仍有一批“沿海欠发达城市”,它们做错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海欠发达城市”都有谁?我们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进行对比。2023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万九千元,而在沿海开放城市中,有四个城市,居然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云港,35983元;湛江,29733元;秦皇岛,34416元;北海:34355元,均低于平均水平。从GPD增速看,这几个城市也表现平均。还有一个天津,GPD增速垫底,40年的GDP只增长了112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是否认为,只要是沿海城市,就一定会经济发达?只要给足了政策,就一定发展迅猛呢?这些“沿海欠发达城市” 们,究竟做错什么?以江苏连云港为例,虽然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是“欧亚大陆东桥头堡”,中欧班列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起点!但遗憾的是,这个地理和区位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动力。港口规模受限、效率不高,且缺乏围绕港口形成的产业集群,错失发展良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譬如,北海。作为一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2023年的GDP,只有1750亿,可能还不如大部分内陆省份的城市。北海经济的发展滞后,原因复杂多样,80年代初期,北海的发展,受到了中越边境紧张局势的影响,尽管已经改革开放,但是由于靠近越南,不稳定的局面,导致外来投资者,不敢轻易投资北海。其次,尽管是沿海城市没错,但是对于广西而言,政策焦点和经济重心一直以来都是柳州、桂林等城市。柳州的经济一度曾经都比省会南宁要强很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北海的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多次泡沫,导致经济波动。其实,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不是硬件,而在于软件。所谓软件,就是城市的营商环境。评估营商环境的维度有很多,对于欠发达地区的营商环境,通常都把面临的问题归结为基础设施落后、政策支持不够、人才短缺、信息闭塞等等。理由很多,但是,归根到底还是缺少主动改革的动力和策略。

政策再多、地理位置再好,但如果没有“行动力”,不能落实到位,当然也就无法将政策的势能,转化为发展的动能。这或许就是“沿海欠发达城市”给我们的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