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高峰时段,绿灯方向是一个下坡路段,车辆川流不息。
突然,一个穿着红色马甲的阿姨从垂直方向穿过。即将越过停止线的车辆踩了一脚急刹,等待阿姨通过,后续车辆不得不踩了刹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阿姨通过路口,她所在的方向依旧是红灯。刚才被她“拦停”的车辆,继续往前驶去。

阿姨,是一位环卫工人,辛勤的户外工作者,伟大的城市美容师。所以,对阿姨的尊重,怎么做都不算过分。

但是,从交通参与者的角度讲,她闯红灯了,属于违法行为,也是对自身有安全隐患的行为。

除了闯红灯,我们也亲眼目睹过环卫工阿姨在车流中间穿行,非常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目睹这样的行为,我们都替阿姨捏了一把汗。因为,我们有几个担心:

薄弱的安全意识

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在马路上作业时,要注意来往车辆。清扫垃圾时,要确认周边环境安全。

这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实际上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的基础。我们非常担心环卫工叔叔阿姨忽视这些,甚至对这些产生误解。

环卫工身份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但它没有任何特权,也没有对抗任何风险的超能力。

所以,除了自身注意外,别无他法。多一份谨慎,必然少一分风险。提高安全意识,宁可多等一分钟,不争抢一秒,才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工作负责。

脆弱的经济条件

众所周知,环卫工人的收入并不高。一线环卫工人的平均工资处于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范围。

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外,并无应对其他重大问题和风险的条件。而且,部分环卫工人还没有缴纳社保。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且环卫工人为过错方的话,小车司机大概也就能出于人道主义给予一定的慰问。想要指望他人支付大额医疗费、营养费,恐怕很难。

而且,本身就忙碌的工作,休息一天就会耽误一天。如果休息时间久了,工作能否保住都是个问题。

虚弱的维权能力

当我们不断提醒环卫工人注意安全,提醒环卫车辆尽可能遵守交通规则时,总是有人站出来说:“人家四五点起来工作。”“环卫工人天晴下雨没日没夜地辛苦。”“为了城市形象,环卫工人比普通人付出的多太多了。”看似非常有道理,在维护环卫工人,共情环卫工人。

实则,他们憋着一肚子坏水儿,就是想尽办法使唤你、剥削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苦是一方面,注意安全、遵守规则是另一方面,二者并不矛盾,更不是对立的关系。

可是,一些人混淆视听,似乎提醒环卫工人注意安全、努力维护合法权益就是否定了环卫工人的辛苦,这是什么逻辑?

亲爱的环卫工人朋友,对于又蠢又坏的人,要注意甄别,千万别被他们带偏了。他们无非就是想用最低的成本,尽最大可能使唤你,还让你觉得是在维护你而已。

放心,倘若你因为不注意安全,出事了,他们大概会第一时间撇清责任,说是你的个人行为。万一事态比较严重,非常不幸,这种人可能连200元的份子钱都不会随。

安全在心中,在我们自己的行动之中,需要我们自己保护自己。

如果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在工作之中尽可能做到防范。万一被他人刮蹭了,要学会适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