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山大叔 ■素材:张懿老师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别对号入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4年出生的我今年60周岁,刚刚办了退休。退休之后,我突然感到百无聊赖,李湘把手里的一只削好的苹果递给我,笑着对我说道:“老张,退休了,我们就有更多时间相濡以沫白头到老了。”

看着比我小两岁的李湘还是那么美丽,我心里乐开花了:是啊,当年的李湘,可是山旮旯村里最美的姑娘,人称山旮旯村花。就是这样美丽的姑娘,在见到我第一面之后,竟然就和我一见钟情,最后还嫁给了我,这里面的故事,且容我细细道来。

我叫张懿,60年代初期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种田人,家里兄弟姐妹一共有五个。我呢,则是家里的老五,也就是年龄最小的一个。我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所以,家里还是比较宠爱我的。毕竟,我最小嘛。

那时候家里穷,哥哥姐姐都没读什么书,很早就出来学手艺了。我的哥哥几个都是学木匠的,所以,他们手里都有一手出色的木工活。而我的姐姐都在家里帮忙父母做些家务,在她二十岁那年,就嫁给了我们村的另一个木匠,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等到我读书的时候,父母已经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了,所以,他们经常教育我,一定要努力,说家里都没有读书人,让我一定要成为一个靠着读书走出去的“书生。父亲和母亲都是老实人,他们每天只知道埋头干活,然后赚点生产队的“工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兄弟姐妹这么多,家里的饭碗这么多,单靠这些“工分”根本是喂不饱肚子的。幸好我的舅舅家在山里头,他们还有一些自留山,所以,父母在舅舅的一处小山包里种了一些番薯之类的东西,然后偷偷地运回来给我们当口粮,我们才不至于饿死。

看着父母这么辛苦,我在心里就暗暗想: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我要走出这个贫苦的地方,我要给父母好的生活。那时候,我家就一条小河的边上,我记得很清楚,在小河边上,还有一棵一百多年的榕树横亘在河面上。我们也经常爬到那棵大榕树上玩耍。不过,更多的时候,是我一个人躲在大榕树巨大的枝丫里,透过榕树的叶子,看到那蔚蓝的天空。

我知道,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有作为的人,那一定就要靠着自己努力学习才能走出去。每次放学回来,我都会偷偷来到离我们家不远一个废弃的牛栏里读书。那废弃的牛栏是泥土夯成的,只剩下三面墙体了。不过,墙边密密麻麻的草木,倒也安静。

我从小学,一直念到初中,放学后最经常呆的地方,就是这个废弃的牛栏了。这个牛栏现在已经彻底倒塌了,我的二哥在上面建了个自建房,儿时的记忆,慢慢就消失在了岁月里。

那时候,家里穷,为了生活,我们也经常帮父母做些事情。我做的最多,就是被父母逼着到田里去捡稻穗。那时候还是生产队集体收割稻谷,所以总会留下一些稻谷没有被全部带走。我们呢,则跑到田里,到处捡一些边边角角里剩下的一根两根的稻谷。捡完之后,我们就把这些稻谷带回家,父母让我们把稻谷的谷粒弄下来,然后放到篓子里,晒干脱粒后,作为我们自家的口粮备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苦日子过了很久,直到我以学校第二名的分数考进了县里的中师,我的生活才有了变化。那时候,学霸的第一选择是中专,而中师是提前批,我的分数很高,所以,我考进了县里的中师,成为了当时我们村里第一个吃公家饭的人。

我清楚的记得,我收到中师录取通知单的时候,父亲竟然从对面的小河跳下来,不顾全身湿透,嘴里拼命喊着:“考进去了,考进去了,我们家的张懿考进去了!”看着激动万分的父亲浑身湿漉漉地爬到我们这边的岸上来,我们全家都高兴得跳起来。

那时候读师范是免费的,而且每个月还有38块钱的补助。虽然那时候我也是在长身子的年龄,但是我体谅父母辛苦,并没有多向父母要钱。可以说,师范三年,我没有让父母更辛苦一点,而且每个暑假我还跟着哥哥去打下手,也能赚到一些生活费。

三年的师范毕业证书拿到手之后,我就等着分配了。那时候,我非常希望我能分配到家乡的一所学校。因为离家近,我可以照顾父母。但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被分配到了我们县里最为偏僻的一个学区。

那天,我和一个同学到学区所在的中心校拿调令,更让我感到生气的是,我竟然还被分配到了这个山区最为偏僻的一个村小——山旮旯村小学。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学校位置的偏僻了。我接过调令的时候,我内心翻涌着一股愤怒和无奈,因为在等待调令的这两天,和我同一批上山的年轻教师都事先知道自己所在的学校,而我呢,则因为不熟悉所在地的情况,就一直不知道自己要被分配到哪里。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我一定是被他们分配到了最差的学校了,因为我没有熟人,所以没有办法走后门。

“既来之则安之”。幸好,山旮旯小学的校长是一个和蔼的中年教师。他让一个挑夫挑着我的行李,然后他亲自带着我向山旮旯小学走去。不过,那个学校离乡中心所在地太远了,而我呢,第一次走山路,根本跟不上节奏。就这样走走停停,我们一直走了七个小时才到达村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达村小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走进破败的村小,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我到了什么地方啊?这人地生疏的地方,我真想跑回去。不过,山旮旯村干部却非常热情,他们知道村里来了一个年轻中师生,早早就安排好了饭局,要请我和全校的老师吃饭喝酒。

那时候,饭菜是简单的,也就山里的一些笋干魔芋酸菜粉干之类的东西,然后在炖上一只老鸭,却也算是山里待客最好的饭菜了。山村人热情,而且还喜欢喝酒。来村里的第一个晚上,我就喝醉了。山里的老酒味道绵延,后劲大,我喝得酩酊大醉,而且还吐了一地。第二天起来,我听校长说,我土的脏东西,还是村里的一个美丽的姑娘给收拾的。

“那可是我们村最美的姑娘,是我们村里的村花哦。”

说完,山旮旯村的校长笑了笑,让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中午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个美丽的姑娘。那姑娘站在我的班级门口,她的肌肤被自然的阳光亲吻成健康的小麦色,透出田野间独有的光泽。她的头发乌黑亮丽,随意地扎成一个松垮的辫子,几缕碎发随风轻舞,平添了几分不经意的柔美。身着一件手工绣花的蓝布衣裳,既朴素又别致,衣襟上绣着细碎的野花图案,手里还捧着一件白衬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老师,这是你昨晚换下的衬衫,我已经洗好并用吹风机吹干了,给你。”说完,她羞涩一笑,就把手里的那件白衬衫递给了我。我看着她,眼里突然闪起了一种亮光。那种感觉,就像现在网络上所说的那样,是一种“一眼千年”的感觉。我互相注视着,时间仿佛凝固了。我的心跳忽然加速,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涌上心头,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温柔,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那一刻安静下来。

那姑娘的脸上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眼神中既有惊喜也有羞涩,仿佛也在这一瞬间读懂了对方的心意。也许,这就是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相信了什么叫缘分,什么叫命运的安排,相信了世间真的有那样一种魔力,能够让两个灵魂在初次相遇时,就深深地被吸引,仿佛是久别重逢,又似命中注定。这份感觉,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又微妙,让两颗原本陌生的心,开始悄悄地靠近。

“我叫李湘,对了,我爹就是村支书,他说,你从平原区来,山里不熟悉,你有事可以到我们家找他。”说完,李湘放下白衬衫,对我莞尔一笑,就转身离开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听校长说,李湘在乡里的一个工厂上班,这两天刚好在家休假,见了喝醉脏了衬衣,就帮我洗了衣服。

提起这个山旮旯小学虽然破败,但是学生还是有一百多人,而且还是一所完小。因为学校教师人数少,也就七个人,所以,我只能包班上课。每天都在班上上课,很少有休息的时候,这让我感到有些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村支书又请我和校长到他们家吃饭,说是村里不好容易来了个师范生,村里一定要好好照顾我。那天晚上,我和李湘坐在一起,彼此心怀好感,借着酒意,我们聊了很多。又恰好李湘喜欢文学,我们就聊了很多关于文学的事情。喝完酒离开的时候,李湘还偷偷给我塞了一本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

晚上,我打开一看,发现里面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李湘的收信地址。傻瓜都知道,这是李湘想让我给她写信。

就这样,1983年那一年,我分配到偏僻村小,第二天我和村花一见钟情。从此以后,我们就开启了写信谈恋爱的美好时光。我们恋爱五年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李湘也嫁给了我。我们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时候。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和李湘已经步入了人到晚年的时光。我相信,我们一定会相濡以沫白头到老的。我感谢曾经那难忘的岁月!感恩遇到此生爱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