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唐丽君 洪军 报道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两户人家,被“堵心墙”阻断了邻里情,是谁都不愿遭遇的情形。近日,慈利县人民法院通津铺法庭联合乡镇司法所、当地村委会,成功调解一起相邻通行纠纷案件,近一年的邻里恩怨成功化解,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据悉,唐一(化名)与唐二(化名)即是邻居又是亲戚。两家人的祖宅曾共用一块晒坪,后来唐二在祖宅旁重新修建了房屋,便搬离了祖宅,唐一也翻修了祖宅房屋并将共用晒坪用围墙围了起来,办理了房产手续,但由于唐二去往自家鸡棚经过唐一家前的晒坪更加方便,故两家人继续约定共用这块晒坪,唐一也将围墙的小门钥匙交付给了唐二。

2024年,由于雪灾压垮了唐二家的鸡棚,唐二重建鸡棚时,将建筑材料摆放在这块“共用”的晒坪上,唐一以建筑材料摆放时间过久、施工重型车辆长期通行影响其房屋安全为由,与唐二发生争执,唐二索性在该晒坪上修筑了一道围墙,将晒坪一分为二。后矛盾升级,双方闹至乡镇政府。

乡镇政府第一时间同通津铺法庭法官曾略取得了联系,法官在收到该案后,第一时间联系辖区司法所和村委会了解情况,得知镇政府、村委也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但双方之间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我理解大家的情绪,但冲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希望双方能够利用今天的时间,冷静思考一下。”考虑到双方争议较大,各调解成员决定给予双方一天“冷静期”,通知双方第二天再次进行磋商。

为了尽可能一次性化解纠纷,法官第二天与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再次来到纠纷地进行现场调解。

法官直接点明问题症结:“原告你常年不在家,被告在你场子上堆点东西,你不得感谢人家跟你照看到家里啊!”

“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考虑到相邻通行的公序良俗问题……”调解时,法官将民法典中关于“相邻权利人”应如何“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依据,转化为乡亲们听得懂的乡规民约细细劝导。

“不光是为了彼此,就算是为了后人,不也得把晒坪空出来,对吧?”法官瞄准时机,从有利于两家后人感情维系的角度,一针见血。

“法官说得对,为了两家后人,我愿意把场子空出来。”在法官的引导下,双方开诚布公地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将心底的不满都说了出来。

最终,通过法官数个来回的沟通、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人民调解协议,并在司法所、村委、邻里的见证下,双方恢复了晒坪的通行畅通。

下一步,慈利法院将不断推动“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做深做实能动司法,积极主动与基层调解组织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在诉源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及时有效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