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有能力开发航天航空事业的国家无外乎中美俄日印和欧盟寥寥几国。而最近中国嫦娥六号的成功发射,更是彻底坐实了其世界航天强国的引领地位。

此次成功或许是刺激到了邻邦韩国,也许是进一步激发了韩国人所奉行的“中国行,我也能行”的理念。5月27日韩国正式对外宣布,正式成立宇宙航空厅(KASA),并就未来航天事业作出了一番宏伟规划。

韩国计划在2032年成功登月,2045年实现自主火星登陆,同时提出六大战略政策方向以及扶持方案。韩国政府讲的热血沸腾,令国人心驰神往,可对于作为看客的我们而言,真不知该称赞韩国敢想敢为,还是应该评价一句——初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的畅想

5月27日,韩国政府正式宣布成立宇宙航空厅,该机构隶属于韩国科技信息通信部,属于中央行政机构。主要负责航空航天政策、研发以及产业,全厅上下包括厅长、副厅长、宇宙航空部长等高级官员在内,一共有293人组成。宇航部长则由约翰·李将胜任,此人曾就任美航局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卫星管理事务负责人,有充足的管理经验。

而韩国宇宙航空厅的首任厅长尹宁彬,自然更是来历不凡。他自1996年起便长期担任首尔大学航空宇宙系教授,从事深耕液体燃料火箭和燃气涡轮发动机领域长达40余年,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技术积累,是韩国不可多得的最具代表航天器研究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科学新闻也就此事进行了报告,并称赞宇宙航空厅KASA是韩国版NASA。但二者从客观角度来看,唯一的相似之处恐怕也就是取名了。

同时美国在报道中声称,KASA是韩国为了加入世界太空强国队伍而成立的全新航天机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建设韩国的商业航天以及卫星发射。韩国此次将各部门旗下零散的太空项目集中合并,也算是兑现了总统尹锡悦上任之时的承诺。

2022年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之时,就表现出了对太空探索的高度重视。他说在未来,拥有太空愿景的国家将主导世界的经济发展,并解决人类今后将面临的诸多难题。尹锡悦当时信誓旦旦的向韩国民众保证,在未来五年中会将韩国太空项目的支出预算提升一倍以上,达到11亿美元上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11月,尹锡悦对外公布了韩国未来太空发展规划路线图表示将在2032年成功登月并开采月球资源、并于2045年自主实现火星登陆。而这两件事也成为了韩国政府为宇宙航空厅所设定的两大目标,除此之外还有六大政策方向,即月球火星探测、成为世界航天强国、培养航天事业发展、培育航天人才、维护太空安全以及主导国际太空协作。

之后的2023年,尹锡悦造访了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并透露将成立韩国自己的航天科研机构,通过与美国之间的合作实现太空同盟。造访当天,韩国就在新闻媒体上表示,将加入美国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共同开发细化月球探测、全球定位系统、太空探测等太空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此次宇宙航空厅的成立,尹锡悦可以说是筹谋已久,航天机构的建立更是韩国全体国民上下的众望所归。

但韩国作为一个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的国家,其航天机构的成立自然会遭到外界质疑。在一月初韩国通过成立航空厅的法案后,外界发出质疑:“韩国如何在短期内找到200名太空领域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科技信息部部长李宗昊对此回应:道“一些拥有外籍的韩国人,至今仍在他国航天机构奋斗工作,只要他们能力出众,韩国航天就会积极发出聘用邀请,同时我们还考虑招聘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印度的航天科研专家。

其实对于韩国而言,最困难的挑战不是来源于外界,而是内部。其设定的8年航天登月、20年火星登陆计划固然宏伟,但同时对于韩国而言也是难如登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畅想变的妄想

2020年美国NASA宇航局公布了阿尔忒弥斯重返月球计划,立志要实现多次往返月球的登月设想。按照美国此前规划,阿尔忒弥斯共分为三个部分:建立门户、建造前往门户的飞船火箭、建设往返门户的摆渡车。

门户作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中转站,主要负责对接往返宇航员。美国的登月计划相较于韩国更加野心勃勃,然而在今年一月,美国游隼号月球着陆器在发射24小时内,便出现推进剂故障导致无法着陆,同一天美国被迫宣布推迟阿尔忒弥斯2号的载人绕月飞行任务,登月工程的整个完期时间都将往后延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游隼号着陆成功,将会成为美国自阿波罗计划后,时隔52年再度重返地球的代表作。可惜即便是如今的世界第一超级强国,也在登月项目上折了跟头,其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月球虽然是举例地球最近的星球,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也只有寥寥四国完成了登月壮举。38万公里的相隔距离看似并不遥远,但期间太空飞行器需要进入地球轨道,再转到月球轨道,被月球引力捕获,进行绕月飞行,最后才有一点几率成功登陆月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整个过程中,深空网络技术往往是导致任务失败的最大因素。美国在登月以及探索火星时,都会利用深空网络来保持地面与探测器的联系。像2019年7月印度登月失败,就是因为最后的关键时刻探测器失联,导致月表硬着陆。所谓硬着陆就是探测器失速,不计后果的全力撞向月表。

无人登月尚且如此,载人登月更是难如登天,美国作为人类迄今为止唯一实现载人登月壮举的国家,其阿波罗计划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足足耗资254亿美元,折算现今物值,将会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可见探月工程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更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而韩国凭借11亿美元,就想实现登月甚至是火星登陆,无疑是杯水车薪、痴人说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火星探测,难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苏联在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共计进行过近20次火星探测,无一例外全部铩羽而归。只有步入九十年代后,得益于失败经验积累,才让成功率提升至2/3。即便如此,人类迄今所进行过所以火星探测任务,综合成功率也不足50%

相较于探月,火星探测距离更加遥远,并且变化区间大,约在5600万—4亿公里之间,以至于人类探测器往往需要7个月才能抵达火星附近。

其次就是窗口期短暂因为地球和火星的相对运动关系,地球上大约26个月才会出现一次探测火星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一旦错过这个宝贵窗口期,就需要继续等候两年多的时间进行发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还有对运载火箭的性能要求更大,着陆难度更高等等,未来韩国的火星探测可谓荆棘遍地、一路难关。

但是对于韩国人来说,最不缺乏就是自信,在此前韩国内部自发举办的一次全球航天实力最强国家排名,韩国人将第一颁给了美国、第二颁给了欧盟、第二则是日本,第四是中国,而第五竟然是韩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令人震惊的是,韩国给中国打出的评分是82.6分,而给自己的综合评分则是81.5分,可见中韩之间的航天差距,在韩国人眼中是相差无几的,甚至是旗鼓相当的。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敬请期待这个所谓的全球第五航天强国,未来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成就与壮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