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郁风

清北名校毕业生考公务员已不是新闻,但看到“斯坦福博士考安徽乡镇公务员”,我还是吃了一惊。毕竟之前的名校毕业生考公,多是深圳、杭州等街道办公务员,待遇福利好,日后发展潜力也大。但这位名叫苏朕的物理学博士,选择报考的是家乡萧县的乡镇公务员。

如果是去合肥街道办,再不济去萧县县直单位,还好理解一点。以物理学博士的身份,去乡镇基层,属实有点大材小用,有“造原子弹的卖茶叶蛋”之感。

虽然有人辩称去乡镇基层也是为人民服务,也是用所学知识回馈家乡、造福家乡。但看同批次公示的公务员名单,不乏“XX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学历。也就是说,这个岗位的学历要求只是大专,也并无过高的技术含量。一个学物理的高材生,在乡镇能运用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呢?

看网上流传的苏朕人生履历,是一个天才少年的轨迹,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高考是当地理科状元,考入中科大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又进入了斯坦福深造。我向斯坦福的朋友求证,确实物理系有这号人物。当然有人怀疑他博士没有顺利毕业,但他考入了斯坦福是不争的事实。

这样的履历回国找一份专业相关的工作并不难,如果想继续科研可以去高校,实在不行去合肥一中教物理,也算培养下一代人才。去乡镇做和自己所学并无关联的公务员,是让人费解的。

萧县是个皖北的小县城,人均GDP在安徽属于末列,只有我老家人均GDP的一半。但我老家只是个五线城市,经济发展并不好。有点学历和技术的人,毕业后基本都选择去江浙沪或合肥发展。我老家父母辈之前流传的观点是:趁年轻好好去外面闯闯,见见世面。就算没闯出名堂,也可以回家考个公务员或老师。

可见,在老一辈观念中,“回乡考公务员“是一个退路。我身边也有不少亲戚朋友,年岁渐长后回来考公务员,但日常工作也是不难想象的单调和枯燥。每月领着四千块的工资,晚上过9点街道一片黑,除了吃吃喝喝、洗脚按摩没什么娱乐活动,更别说书店、商场这种更为“高大上”的需求。

但是,回家考公务员的人群近几年是明显增多了,此前从来没有的公考机构、自习室开始涌现,我父母也开始旁敲侧击的暗示我考公,并表示要是工资不够可以给我补贴。

这种观念上的变化,显然和就业形势有关。走在老家街道上,能感觉回来的年轻人变多了,因为外面也不好找工作。而老家除了公务员、老师,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就业选择。

这位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博士,如果因家庭或其他原因,一定要回家乡发展,似乎除了考公也没更好的选择。这让人惋惜,也是一种现实的无奈。

想到近期同样被热议的“武大毕业生不满选调嘉峪关”事件,一位武汉大学德语研究生,被选调分配至甘肃嘉峪关,其最终选择离职,并写了篇文章吐槽,从而遭至一片骂声。

我看了那篇文章,行文确实有些矫情,也用了“黑奴”这些不当表述。但是她确实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她写到她的亲戚朋友劝她说,“公务员多好啊!工资高地位高,你一个姑娘家家的找个稳定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在嘉峪关那边找个当地人嫁了,把家安那边不是也挺好的吗?”

这显然不是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女性的追求。她最后选择了离职,也是她的权利和自由。人当然是有反悔的权利的,你去了一个岗位,发现不适合最后选择离职,难道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吗?

对武大选调生的抨击,其实暗含很多人的嫉妒和不满:我费劲心思都考不上的选调,你考上了还不知珍惜还不知感恩,竟然还敢吐槽。虽然一个德语专业研究生在嘉峪关很难有用武之地,但这些人此时是不管什么专业对口、才能利用的。

一方面,这些人对名校毕业生不去搞科研,“浪费国家培养”去考公痛心疾首;另一方面,这些人又对名校毕业生“考上了却不知珍惜”横加鞭挞。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同时也要思考的是,考公从之前“在外没闯出名堂的退路”,到如今各大名校毕业生趋之如骛的香饽饽,这几年内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