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背景

当前,大量提升产品性能效率的突破性新技术得到应用的同时,行业瓶颈与安全危机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问题。除了进行电芯、模组等基础材料品质的提升,储能电池降本增效的重要一环,便是利用有效散热器件和新型技术,减少热量积聚带来的安全隐患,以提升电池产品整体效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储能电池发展,离不开自主研发和核心技术体系的建立。传统锂离子电芯材料片层方向约 15 W/m·K,厚度方向为 1-2 W/m·K,受制于该原有体系热导率较低的缺陷,无法解决超大尺寸锂离子储能电芯和高倍率充放电动力电芯高热流密度的致命难题。散热管理和温控系统的技术改进迫在眉睫。

对此,畅能达成功研发了新型“6+1”电芯材料体系大尺寸高热导率储能锂电池产品,通过优化电芯内部系统来解决储能锂离子电池的难题瓶颈。

技术详解与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业内解决电池热问题,都是通过优化电芯外部系统来实现,新型“6+1”锂离子电芯材料体系则采用了以下模式:

传统电芯材料体系

“铜箔 - 铝箔 - 阳极材料 -阴极材料 - 隔膜 - 电解液”+“相变传热材料”

该技术打破了1972年世界上商用锂离子电池经典电芯材料体系,并成功推出商用新型“6+1”锂离子电芯材料体系及超大尺寸储能电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变热控材料具有导热率高、重量轻、等温性好、极限功率大等优点,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其轻量化、超薄化及柔性化已成为现代电池散热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形成新型“6+1”锂离子电芯材料体系后,热导率可提升10倍,热导率可达150 W/m·K以上,从根本问题上解决了超大尺寸储能电芯、以及大于5C的高倍率充放电动力电芯所面临的极高热流密度的致命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项成果的问世,能够为超大尺寸储能电芯的效能发挥及其安全性提供深度赋能。

同时可以颠覆现有技术认知,实现超大尺寸储能电芯极高容量及显著提升动力电池超级快充电芯倍率,推动全球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核心技术创新发展。

畅能达科研力量

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致力于设计研发出超薄柔性及轻量化均热板、高热导率铜基相变热管等突破性散热技术产品,提供多类型热管理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助力锂离子电芯材料控制散热成本、提高散热效率。

畅能达专利墙 · 技术为王 创新为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新型“6+1”锂离子电芯材料体系的研发,畅能达基于技术底蕴发挥创新思维,从散热方向出发,充分放大现有锂离子电池产品高能效、高安全、高经济、高可靠的优势,能够为超大尺寸储能电芯的效能发挥及其安全性提供深度赋能。

新型“6+1”锂离子电芯材料体系

强大的硬件水平,奠定了未来的升级空间。储能电芯市场正经历着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现阶段注重降本增效,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热失控风险,才能把握住竞速关键。畅能达的科技研发,也一直在为此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业趋势

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国智能新能源领域呈现持续爆发式增长,在市场、技术、品牌等方面不断突破。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储能产业也逐渐受到重视,以动力储能、技术创新为增长核心的新能源赛道已经确立。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3》,展现出新型储能发展状况的同时,更表明储能市场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新能源+储能”产业不仅是未来能源领域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战略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散热与热控制,是当前储能电芯领域的重要课题。由于储能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产生了大尺寸、高倍率充放电等多元化需求,就对散热技术的充分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电池热管理方案吻合储能电池温控发展趋势,更能为新型储能的高质量发展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GWh上升至TWh的时间拐点,储能电池需具备高安全性和高经济性,这已经上升为行业硬性要求。在这两个方面上,行业瓶颈问题仍未得到完善解决,技术路线亟需趋向清晰化,开拓散热方面的新思路,才能充分发挥储能电池长寿命、高安全等性能优势,推动新能源体系变革加速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畅能达致力于精进技术,帮助锂离子电池行业在技术前瞻性、质量安全性、成本控制力和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驱动储能电池市场向更加成熟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助推储能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文章转自:gdc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