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机要秘书向毛主席索要衣服,毛主席说那是小韩给他补的……

她来到毛主席身边

20世纪50年代初期,机要局派出过张惠英、赵琪、孟令贤等一批老同志,先后担负过跟随毛主席出差做机要员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变迁,人员也在不断流动,经局党委讨论同意,1959年派谢静宜来到毛主席身边,谢静宜的主要工作就是给毛主席做机要员。

在和毛主席相处的这段时间里,谢静宜对毛主席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她学到了不少知识,懂得不少道理,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初夏的一天,中央在上海召开会议,会议地址选在上海锦江饭店,会议之余,毛主席会利用空闲时间到锦江饭店对面的上海俱乐部游泳健身。

那天,谢静宜和侯波(毛主席的摄影记者)、舒世俊同志出外散步,发现饭店院内靠西的一排平房设有专门供中央会议人员购物的小卖部。

小卖部的门是开着的,里面也有人在走动,应该正在营业,谢静宜几个人抱着好奇的心态走了进去,他们发现在这里买东西的客人大部分都是来参加会议的领导同志的家属以及工作人员。

他们一行人沿着北门进去,然后再从东面的南门走出来,这个小卖部的面积其实不大,但是里面的货物还是非常齐全的。

有卖手表的,卖各类衣料的,卖丝绸的,卖针织线背心、短裤、衣裤的……

这里的东西随便买,而且一律不收布票,这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便利的一次购物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静宜他们并没有买任何东西,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在商店里转了几圈,看着人们脸上乐呵呵的笑容,也能感觉到他们对这个商店的东西还是很满意的。

等毛主席下午在锦江饭店南楼开完会后,就在南楼附近的一间卧室里抽烟休息,谢静宜看见毛主席后,便走了进去,她对毛主席说道:“主席,我今天在这里遇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什么事情?”毛主席问。

“我今天跟几个同事去饭店院内的一家小卖部转了转,里面东西挺齐全的,买东西的人大多数都是参加会议的领导同志的家属和工作人员,但是这里买东西很奇怪,他们都不收布票的。”谢静宜如实说道。

毛主席听后,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问道:“你们在里面买东西了吗?”

谢静宜摇摇头对毛主席说:“我们没有买任何东西,我们几个只是进去看了看。”

闻言,毛主席抬头问她:“噢?你们为什么不买呢?”

谢静宜诚实地说:“我们觉得这件事情非常不妥,而且也怕违反纪律,您会批评。”

毛主席对着谢静宜点点头说:“你们做的是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毛主席让谢静宜叫来一位同志,毛主席问这位同志:“你知道下面有个小卖部吗?”

同志回答道:“是的主席,下面确实有一家小卖部。”

毛主席又问道:“这家小卖部对前来开会的人有优待,买布衣不需要用布票,是这样的吗?”

这位同志犹豫了一下回答:“我不能完全确定,但我听说是这样的。”

毛主席听后非常生气,他严厉地问对方:“既然你们知道有这样的事,为什么不汇报?为什么不制止?难道中央会议就可以搞特殊吗?”

这位同志立刻说:“我让他们去纠正!”

毛主席说:“立刻关门,现在就停业,等什么时候同外面店铺一样了,再重新开门。”

毛主席说完的当下,这家小卖部就关门了,等几天后再开门,里面的东西价格跟外面达成一致,也开始收布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情给谢静宜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谢静宜在跟毛主席的相处中,还遇到一件令她铭记一生却又留有遗憾的事。

1961年春天,毛主席在广州郊区鸡脖坑开会,这次要接见外宾,卫兵同志就把毛主席那件比较新的衣服拿出来用熨斗熨平。

那天,谢静宜正好看到毛主席放在暖气片的衣服,她发现这件衣服上有很多处补丁,大部分补得很好,但也有补得不好的,这些补丁多数是用旧白棉布补上去的。

毛主席有一件浅棕色的长袖线衣,整个背后破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洞,放在阳光下,甚至可以出现丁达尔现象,但是毛主席怎么也不让身边工作人员给他扔了。

工作人员只好拿去给毛主席细细缝补,他们在里面垫上一层白布,在外面用针线一个小圈一个小圈缝起来。

过了几天后,谢静宜无意中又看到了这件衣服,她拿着它去见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毛主席正在书房看书,见谢静宜来了,毛主席抬头对着她笑了笑。

谢静宜问:“主席,你这件衣服都烂成这个样子了,为什么不换一件新的穿啊?”

毛主席看了看谢静宜说:“这件衣服好啊!你别看它旧了,但是穿着非常舒服,很软乎的,我很喜欢它,也是我不让他们给我换的。”

谢静宜摸了摸衣服上的补丁,突然生出一个想法,她问道:“主席,等您这件衣服实在不能穿了,您把它给我好吗?”

毛主席笑了笑,对谢静宜说:“不能给你,这是小韩给我补的……”

毛主席这里说的小韩是李银桥的夫人韩桂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桂馨上过高小,有些文化。一天,卫生部的傅连暲找到韩桂馨谈话:“组织上经过研究,你很符合条件,而且还是新党员,出身好,又有文化,能教孩子识字念书,比较稳当,所以决定派你去毛主席身边工作,你的任务就是照顾李讷,同时兼顾毛主席的衣物缝补工作。”

当时的韩桂馨只有18岁,读书认字,带孩子确实不是啥问题,但是针线活对她来说是有挑战性的,她不会。

韩桂馨初来乍到,见到毛主席那有着多处补丁的衣服后,还不高兴了,她心想:“现在虽然经济紧张,物资紧张,但是他们工作人员每年都会收到新发下来的军装,为啥毛主席就没有呢!”

韩桂馨把这事儿告诉了李银桥,李银桥语重心长对她说:“你是新来的,还不了解情况,毛主席朴素惯了,不让我们给他领新衣服,就算领回来了,毛主席也不穿……”

就这样,韩桂馨便利用带孩子的空余时间给毛主席缝补衣服,这一补就是好多年。

后来在毛主席的介绍下,韩桂馨和毛主席卫士长李银桥成为夫妻,他们一家人和毛主席的关系十分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一开始不想把这件衣服给谢静宜,大概也是因为想留个念想吧。(1962年,韩桂馨和李银桥离开毛主席,去了天津工作)

虽然毛主席一开始没答应,但是见谢静宜真想要这件衣服,毛主席最终还是同意送给她了,可惜的是,这件衣服谢静宜后来再也没见过了,为此这也成了她心中的一件遗憾事。

帮毛主席缝补衣服是工作人员的常事,谢静宜也曾给毛主席补过两次,她补的是毛主席的一件黄色格子睡衣,但因为穿的时间太长了,这件衣服已经成了白色了。

除了穿衣节俭之外,毛主席穿的鞋,也是非常节约的,除了外出接见外宾时会穿皮鞋之外,大部分时间里穿的都是布鞋。建国时给毛主席做的那双皮鞋,他穿了好多年。

1957年给毛主席做了一双新皮鞋,然而这双鞋很多人都没见毛主席穿过,据说只是在见外宾时穿一下。

毛主席的节俭和朴素让谢静宜受益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影响她一生

2008年,毛主席特型演员去谢静宜家拜访了她,她穿着朴素,经常与中式便服相伴,颜色也非常单一,从衣服的材质上,也可以看出这些衣服已经有些年头了。

走进谢静宜家的客厅,里面除了沙发、茶几和书柜等几样简单的摆设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

2017年3月25日,谢静宜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