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黄河一样,人们治理淮河的过程也是艰难曲折的。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南北分界线的淮河,在泛滥的同时也造就着两岸的水丰土沃、物产富饶和美丽景色。作为治理淮河的重点城市,安徽六安不仅治水患成果颇丰,也造就出独特的库区风景,临淮岗景区就是其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淮岗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除了优美的风景外,淮河文化园中还包括了淮河农耕民俗馆、临淮泥塑艺术馆等人文历史景观和展馆,是深入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韵味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河农耕民俗馆和泥塑艺术馆位于同一建筑内,类似厂房的建筑外观给人以宽敞大气、别具特色的工业风氛围。走入其中,却又有精心的布置、条理清晰的陈设脉络,文化气息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耕民俗馆内,一个个老物件里藏着淮河源头厚重的历史,先祖们留下来的物品和他们古老的的生活方式,让被科技包围的现代人既惊讶又感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动的模型再现了先祖们的农耕生活场面。一人一牛一犁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最原始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馆内杈把木锨、石磨石碾、古人轧面机等农耕文物应有尽有,让人大开眼界。远古房屋、农具模型和乡风民俗生动而详细地向人们展示了淮河两岸独特的传统农耕民俗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砍砸石器到农耕机具,从盛水陶罐到储存用具,一个个笸箩、一块块石器、一件件农具,记录着淮河流域农耕生活的变迁,每一点改变,每一个进步都是时间、劳作和智慧的结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淮泥塑艺术馆内,琳琅满目的泥塑作品让人叹为观止。临淮泥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和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不同,临淮泥塑极接地气,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走在展馆中,看着一件件作品,仿佛走进了关于故乡的记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淮泥塑以淮河南岸特有粘合力很强很柔的淮畔黄(黑、红、灰)的泥土为原料,制作的过程相当繁琐,要经过选土、挖土、晒土、搓揉、熟醒、制坯、粗塑、雕琢、晾干、细磨、着色、整饰等诸多工艺流程,时间和耐心是一件好作品诞生不可或缺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列馆中,充满浓浓烟火味的作品随处可见,所有作品都取材于生活。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被手工艺人转化成看似简朴粗犷却蕴含着生活和智慧的作品,人们的日常被定格在其中,永远留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惟妙惟肖的动作表情、粗粝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让游客也不由跟着作品中的人一起大笑起来。乡野的淳朴与温情弥漫在泥塑中,满满都是家乡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段旅程,最美的不一定是风景,而是一个地方无可替代的风土人情烟火味。如果你来安徽六安旅行,不妨来临淮岗景区感受这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