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刘恩文

快五十那年,工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李忠实从一名技术员破格晋升副厂长。

从宣布新职务那天起,人们再见到他,都一改往日直呼其名或“李工”为“李厂长”。这时他会感觉浑身不自在,马上严肃地纠正道,“叫我老李。”

有一次,外地兄弟厂来参观,介绍他时,他第一句话就说,“叫我老李,这样亲近些。”

就这样,在厂里,无论厂领导,还是厂机关、分厂、车间的同志,即便是值班的,扫地的,烧锅炉的都这样叫他。他听了,似乎十分受用。用他自己的话说,叫他厂长听着别扭,不舒服,还是叫老李好,简单、容易拉近心理距离。

他常和下属说,“不要拿自己当官,也不要拿自己不当官。在群众面前不要拿自己当官,不要耍官威,不要摆官架子,人都是平等的,退休后,大家都一样。在困难和问题面前要拿自己当官,要勇于担当,直面矛盾,解决问题,真真正正负起责任。”

后来,省主管部门成立一个新处室,缺人手,有人推荐了他。

到任后,他自己夜以继日拼命工作,从不让同事们加班。他说,平时大家都很辛苦,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家,不能占用大家的休息时间。

由于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单位,彼此都不熟悉,觉得称他李处长理所当然,称呼老李不够尊重。可他却笑呵呵地说,“叫老李好,叫老李好。”

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处里的工作很快打开局面,年底还受到上级嘉奖。

一次,他到一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工厂调研,傍晚休息时,几个穿着工作服胡子拉碴的老职工到厂招待所找他。

那几个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们怯生生地刚一开口,当即被李忠实打断,“别叫处长,叫我老李。”然后摊开本子,握着笔,认真地听着、记着他们说的每一句话。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到十分意外。

几个月后,厂里突然通知那几个工人填表、办手续。

一个雪花飞舞、寒风刺骨的周日。两个人敲开了李忠实的家门。

“老李,我们盼望已久的家属农转非问题解决了,今天大家委托我俩特意来感谢您!”说罢,放下肩上的布袋子。

让座、沏茶后,李忠实指着布袋子,“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你们上山采蘑菇,养鸡养猪也不容易,我不能白吃、白拿。”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

送到楼下,李忠实再次嘱咐二人,“别忘了,告诉大家,下次见面,还叫我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