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洋彼岸传来消息称,五人团伙将假冒的 iPhone 型号退还给苹果专卖店,然后换取新机,十年间这种诈骗致使苹果损失至少123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700万元)。

据美国加州中区检察官办公室发布的新闻稿,这些骗子与我国境内的某些组织合作,获取了大量假冒苹果设备,这些设备不仅外观逼真,连序列号也做到了以假乱真,足以通过苹果的系统验证。这些设备包括了数千部iPhone,还有iPad、Apple Watch等多种苹果产品。

嫌疑人们的作案手法倒没那么高明,除了设计逼真、有序列号,还经常更换实施诈骗的苹果零售店,并且在换机过程中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如地址和姓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样的新闻,其实老陈有两个感想,一是犯罪分子很张狂,连续十年如此作案,看样子个个都是老手,必须要严惩制假犯罪团伙;二,老陈个人对苹果产品安全措施也有质疑:长达十年没发现?是造假技术太厉害,还是苹果手机的安全措施存在漏洞?

严格来说,造假技术也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仿冒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一些高仿产品在外观、功能上与真品非常接近,甚至拥有与正品相同的序列号,这增加了苹果零售店员工识别真伪的难度。

但是,有个问题啊,老陈常常见到美吹的人(特别是一些卖iPhone的,比如某短视频平台上的“浩洋”)不是一天到晚说苹果IOS是最安全的么?iPhone手机是最安全的、最重视隐私保护的么?那么,请问:制假者哪里弄来的真实的序列号?不是绑定个人姓名和相关信息了么,制假者还能用上真序列号?苹果自己检测不出来是不是自己制造的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这件事就很清楚地和消费者说了,没有哪一家能够做到“最安全”。苹果手机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成熟,系统流畅(后面会有人超越它的流畅度),至于安全嘛,每一部手机都差不多,谁也别吹牛说“最好”。而且,这案件就已经暴露了苹果在防伪和检测方面的是存在弱点的。

也许,还会有苹果忠实的维护者跳出来说,你这么说不对,制假苹果手机和iPhone手机安不安全有什么关系?如果,你真这么想,那么说明你已不再是一个明智的消费者,仅仅是苹果的盲目崇拜者。如果真安全,信息就不会泄露,如果真安全,他们自己的IOS都检测不出来真伪?如果真能安全,10年了都发现不了被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苹果是一家优秀的科技企业不错,但是不代表它无敌于世、没有不足。在老陈看来,多年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创新,足以说明苹果各方面是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了,所以它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有不足及时改正就好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比如,多想想技术手段,如何防止序列号被非法利用,如何防止用户信息被泄露,如何维护好ios的安全性等。不能拿到消费者的钱,只顾分润分红了,多投到点实际的技术研发中,像乔布斯时期那样做好技术根本。还有,也需要重新评估其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员工培训、产品检验流程和售后服务政策。

或许,门店的员工也是一个关键,如果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识别真伪产品,是可以有效防止此类诈骗活动的,这样就可以保障真实用户的正常利益了。

当然,老陈还是希望苹果在技术上下点功夫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复杂的仿冒手段也会层出不穷,苹果必须要不断更新其防伪技术,以应对越来越多的制假行为。至于如何打击制假团伙,如何评判这些人,老陈觉得交给警察即可,本文就不做赘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你们认为长达十年的假iPhone换真机诈骗案,到底苹果公司有没有失误之处呢?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