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12套大版成为主流,代替原来的16和20套的大版,除了12套还有6套和8套的也比较常见,大版规格越来越小。自从2019年减量以来,主流12套大版发行量最低660万,这个量已经持续了两三年。

而更少的发行量都是12套以下大版,600万以下发行量仅2套或一套的大版才可能存在。为何660万就是底线呢,不能再低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套大版660万,核算下来就是55万套大版。目前的套票预定量200多万,大版预定量10万左右,除此以外还有十几万零售,几万首日封,产品册,适当的库存,这些算下来差不多需要400万套左右。但实际发行量远远多于这个量,这是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邮政发行邮票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利润,对于印刷品来说,肯定是发行量越多利润越大,尤其是如今绝大部分邮票并不会用于通信,最终成为压箱底的收藏品,邮票的利润就更大了,尤其是2009年以来邮票发行已经变成企业行为,对高额利润的追逐更加明显。

其实邮政何尝不知道缩量能够杜绝打折,但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如果真按照刚需来发行邮票,发行量至少得比现在少100多万,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即使打五折,对于一套4枚票来说都是200多万元,邮政可不想放弃,一年下来至少有四五千万元,这还是没有计算生肖票的前提下。

况且邮票发行也是需要成本的,遍及全国的邮局有多少,每个邮局至少雇佣2个人来卖邮票,还有邮票印刷和设计成本,这些算下来也有不少,所以要想保证一定的利润,发行量是不可能下降太多的。目前对于12套大版来说660万几乎就是底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式小一些,发行量还能有所下降,是因为大版册所占发行量减少。如《阿凡提》是2套大版,这样大版册只需20万套即可,比12套大版可以减少100万用量。实际计划发行量降至580万,但也没有降到560万,可见即使按照现在超量发行的政策,580万依旧有水分。小型张和套票大版发行量可以做到全年最低,因为大版册只需10万套。但实际上,因为这些题材往往比较热门,发行量即使减少也不会低到哪里。

以目前的刚需来计算:

12套大版(主流):最低400万,实际最低660万,超发260万套

16套大版(最大套数):最低440万,实际最低706万,超发266万套

8套大版:最低360万,实际最低650万,超发290万套

6套大版:最低340万,实际最低647万,超发307万套

4套大版:最低320万,实际最低588万,超发268万套

2套大版:最低300万,实际最低580万,超发280万套

1套大版/小型张:最低290万,实际最低576万,超发286万套

由此可见,超发的数量无论是什么版式其实都差不多,额外多出260-307万套,邮政的利润点是不能减少的,除非预定量大幅度减少,而且邮政肯割肉。由于现在新邮全线崩盘,预计明年(2025)预定量会大幅度减少,发行量应该会有所下降,但肯定不如预定量减少的幅度。预订量减少100万套,恐怕减量都不会到60万,要知道减少的量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来源:邮海浮云